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部 焚江

十八、神秘的义勇军装甲列车

如果说义勇军还有装甲部队,这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日军进攻唐聚五时,拍摄的缴获装备照片,主题不是大刀就是长矛——据统计,义勇军人数最多时达到20多万,但枪支最多也没有超过13万,其他的只能靠大刀长矛了。

东北的抗战进入义勇军阶段,在双方的装备对比中,日军的确占有很大优势。在进攻黑龙江省的时候,由于遭到马占山所部官兵的顽强抵抗,日军曾经最大限度出动了航空兵力,并动员了大量装甲车辆,以充分发挥其装备优势。甚至当坦克不足时,还调动过原属东北军,在沈阳被日军缴获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被问到有没有飞机时,马占山只能苦笑,说江桥阵地上只有几千追随自己多年的战士而已,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中日两军当时在装备上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但东北军由于张学良易帜后,对空军进行集中管理,当时的黑龙江省,全省都没有一架飞机。丢了沈阳的兵工厂,又和关内断了联系,义勇军和日军最大的差距,一是训练,二是装备。特别到了后期,日军加强对关内外联络的封锁,义勇军的武器弹药更成为瓶颈。辽东义勇军名将李春润就是为了保住运来的几船弹药重伤后牺牲的。如果真给义勇军配上装甲部队,那也许东北的局面又是一番不同的光景了。不过,要说义勇军绝对没有重武器,也不完全正确,在日军陆军恤兵部出版的《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有一套日军攻占海林时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张,展示了日军从义勇军手中夺取的一列装甲列车。从照片上看,这列装甲列车至少包括两节,一节带有瞭望塔的钢甲炮塔车(似乎炮塔已经被拆掉或炸毁),一节侧面有开门的运兵车。其形制与东北军中装备的俄式装甲列车比较接近。义勇军居然拥有这样的战车,简直让人忍不住惊叹“奢侈”。

根据日军的记录,这列装甲列车曾有力地阻击了日军对海林的进犯,甚至一度打退第十师团村井旅团的进攻。

在这册写真集中,日军用了一页的篇幅,描述这场战斗的前因后果。其内容如下——

向遭我第某某团(应为第二师团)进攻退却到依兰附近的吉林反叛军(日军对丁超李杜王德林冯占海等部联合组成的义勇军联军部队的称呼),因为马占山部的叛乱迫使第某某团(应为第二师团)被迫向方正方向退却而重新活跃。此时,恰有国际联盟调查团来满洲调查之事,以此为契机,吉林反叛军再次转入攻势。四月十八日开始,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对满洲国的威胁,吉林叛军沿松花江两岸开始向方正方向进击。在方正外围的吉林军(指熙洽为首的伪满洲国伪军)几乎未经一战就让出了蚂蜒河左岸地区,直退到方正。在吉林北部的其他叛军(即义勇军)纷纷响应,兵锋直指哈尔滨。为此,关东军决心集中兵力,彻底消灭吉林北部的吉林叛军。新从国内赶来增援的第某某团(应为第十师团)立即向哈尔滨集中,将防务交给第某某团(应为第二师团)后开始讨伐行动。第某某团(应为第十师团)以村井支队(即村井旅团)为前方,四月二十一日从哈市出发,前往一面坡前线。尔后,军司令官(应为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下令给伊田某团(应为伊田旅团),令其归入第某某团(应为第十师团),向宁古塔方向攻击前进,村井支队则向海林方向前进,与依田部队相互策应。

村井支队在敌军的逐次抵抗中最终于四月二十八日步武堂堂地攻占了海林。但是,在进军途中,作为前卫的舟桥大佐所部,在二十七日下午于海林西方的奥头遭到敌军装甲列车的阻击,战线陷入僵持。当天夜间对装甲列车发动了夜袭,双方的格斗一直持续到列车之内。直到二十八日凌晨四点,才终于将这列装甲列车俘获,其战斗过程十分惨烈。

海林,即今天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山区和丘陵浅山区,距省会哈尔滨290公里,距牡丹江市仅12公里,“九一八”事变时属宁安县。其地为黑龙江东出海参葳南下图们江的咽喉,今天森林覆盖率仍达71.3%,民风剽悍。剿匪英雄杨子荣就牺牲在这里。日方对于海林沦陷的背景,与中方记载大体相同。1932年4月,由于马占山二次举义,在依兰的李杜等义勇军将领深受鼓舞,遂尽起精锐,分三路反攻哈尔滨。其中,左路军马载舟部即沿海林、铁岭河路线进军。在作战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日军以第十师团村井旅团和依田旅团乘轮船由松花江顺流而下,绕袭义勇军侧背,于五月十七日突然出现在依兰城外,在依兰坐镇的李杜和丁超猝不及防,只来得及带少数人员退出。攻占海林和与义勇军装甲列车的交锋,应该就是这次日军绕袭作战中的一次战斗。

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的装甲部队尚在起步阶段,因此,曾在苏波战争中大显威风的装甲列车,是东北军装甲兵部队中最主要的兵器之一,并曾在锦州等地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东北义勇军进行抗日作战时期,部分原东北军将领带部队参战,其所属的装甲列车,大约也就是义勇军最重型的武器装备了。如资料所述,身披铁甲,装备大炮的装甲列车也的确给日军带来了重大威胁——大佐在日军中是联队长级别,一列装甲列车挡住一个联队的日军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想想一直和使用大刀长矛的对手交锋,突然发现这样一个大家伙迎面而来,日军恐怕一时间根本不知道如何应付。根据记载,马占山、苏炳文部队也曾使用装甲列车与日军作战。可惜,这种武器太少,而且必须依托铁道才能使用,因此,不能完全左右战局。同时,从海林装甲列车的战斗结局,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抵抗部队中,不同兵种之间缺乏配合,因此装甲部队不能得到步兵的有力支持。这种问题,直到1937年淞沪抗战时,仍未能解决。

由于义勇军档案史料的不足,在海林抵抗日军的装甲列车,到底属于哪支义勇军部队,在中方史料中并无记载。但从当时作战态势看,这列列车很可能属于当时在该地区活动的第二十八旅丁超部队。丁超在1929年曾担任中东铁路护路司令,据记载,护路军部队曾装备从白俄军队中获得的装甲列车,并曾在支援马占山军作战中使用过。因此,丁超的部队携带其从哈尔滨撤退,并将其一直使用到依兰,是有可能的。

这只是一个推测,历史的真相如何,还需要更多史料的支持。但是,从昔日敌人的照片中看到义勇军居然曾经使用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日军作战,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最漫长的抵抗》_第二部_焚江_十八、神秘的义勇军装甲列车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最漫长的抵抗第二部_焚江_十八、神秘的义勇军装甲列车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