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

元代末年,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为不少割据一方的政权。其中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在1352年加入了红巾军以后,在元末大动乱中脱颖而出,1356年攻取集庆(今江苏南京),改称应天府,并以此为根据地,翦灭群雄,于1368年即皇帝位,建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明太祖朱元璋便调兵遣将,北伐中原,元顺帝被迫放弃大都北逃。随后,明朝军队又四出征讨,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平定云南,二十年(1387年),又将元在辽东的大将纳哈出降服,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明代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是明代直辖疆域最大的时期,东北至辽东都司,北部到山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北界,西北以嘉峪关为限,居延海以南一带亦曾一度为明代军队控制,西南达四川行都司,南境至海。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明军出兵安南,并于次年在今越南中北部设交阯布政司。至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军退出之前,交阯一直归明王朝管辖。明代在青藏高原地区先后设立的朵甘、乌斯藏二都司,都属羁縻控制的性质。《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大体上反映的是永乐以后明王朝的直辖疆域范围。

明代中后期,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神宗万历年间以后,东北的辽东都司大部,及永乐年间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奴尔干都司辖地,尽为其时崛起的后金所有。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吐鲁番部的侵扰,在明宣宗成化年间后,嘉峪关至罗布泊之间的安定等八个羁縻卫或内迁,或散亡,至明世宗嘉靖年间已不复存在。在西南地区,云南布政使司属下的许多土司在嘉靖年间后多归入缅甸,至万历后期,云南布政使司的南界已大为收缩。

疆域与政区》_第八章_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_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疆域与政区第八章_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_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