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的日子。中国对日作战最早,牺牲最重,因而倍加珍视在密苏里战舰上目睹宿敌饱受羞辱的时刻。上午9时10分,时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的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在日本降书上签下胜利者的名字。那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对中国、对盟国,对整个世界的和平都意义深远。

在我印象中,那时留下的最好的一部介绍抗战的书应该算是曹聚仁、舒宗侨两位先生编著的《中国抗战画史》了。这本由联合画报社于1947年出版的著作尚未受党派偏见的影响,它不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而且文笔活泼、结构谨严、观点公允,就一本综合性图文书而言,它的立论与视野在诸多方面至今仍然无法逾越。自此而后,因国共内战,一部完整的抗日战争史被割裂了,至今尚在修补但仍然未尝愈合。用台湾制作的记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与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记录片《抗战》做一比较,就能够知道这之间认知的差别有多大了,对想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观众,难免有怅然若失之感。毋须讳言,在这两部片子中,对战争中最重要的内容有着程度不同的遮蔽,虽然离抗战胜利已经近70周年了,可1931年到1945年间发生的一切依旧是模糊不清甚至是被人为扭曲的。

随着年深日久,战争的残酷已渐渐被淡忘,战争的实况已经模糊。日本人虽一直有所反省,但这个反省越来越变味,以致朝鲜、韩国、中国等受害国的国民和政府都觉得这个国家的忏悔不仅言不由衷,而且正在试图掩饰真相,甚至还有些人要证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合理性。为此,笼罩中日关系的气氛被冷却了。

抗战历史是我一直关注的。1985年我在南京大学开始撰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就选择了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日战略这一课题。工作以后,研究断断续续,但没有完全中断,先后参与过《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复兴的枢纽》、《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等书的撰写,自己也出版过《绘画本抗日战争史》、《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等书。

判定历史事件的历史价值需要深远的眼光,需要跳出事件本身而登高远望,我坚信时间愈长,抗日战争的非凡意义就会愈加凸现出来。因为放在世界史的角度来观察,第一次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定是中国国际地位沉沦的真正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则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复兴的起点,就像本人也曾参加写作的一本抗日战争著作的书名所形容的,是“复兴的枢纽”。这次战争也是日本失去亚洲霸主地位而专心于经济发展的关键。

但两次战争有非常大的不同,第一次中日战争是围绕朝鲜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帝国与新兴工业帝国之间决定谁是东亚霸主的战争。战场局限于朝鲜半岛辽东一带。而第二次中日战争中,中国大部分富饶地区变成了战场,中国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战争时间更延续了14年之久,战争造成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都是第一次中日战争无从比拟的,而战争的结局对中国、对日本、对东亚和对世界的影响也同样是第一次中日战争无法比拟的。经历了这次战争的冼礼,沉睡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新生中华民族的所作所为不断震憾世界。

本书想通过文字与图片对战争的概况作全景式的介绍,本书重心偏向照片,而照片即为“写真”。抗战照片的完整与清晰是至关重要的。但在这方面,我国一直留有严重的缺憾,长期以来,抗战照片既不完整,找到的也不够清晰。

如果论及所收集照片的质量,则首推台湾的徐宗懋先生。他寻找到的照片清晰度之高令我兴奋不已。2002年,我有幸与徐先生合作,他提供图片,我来撰文,写成了《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其中有些照片虽然在以往出版的抗战书籍中转载,但质量并不如意,当重新面对徐先生提供的清晰逼真的画面,依旧带来心理上的震撼,毕竟文字与画面总有不同的审美韵味。

本书的意图是比较公允地反映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的实况,除了中国的情况,对日本方面也予以适度介绍。这点也许算是本书与同类书有所不同的地方。

本书采用编年的结构,每年有一综合性的叙述,内容重点放在战争方面,但也不局限于战事本身,对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国际形势等也多有触及,目的是想让读者对战争以及围绕战争的社会氛围有个总体的印象。但抗战的历史内容庞杂,本书文字有限,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

1931年至1945年是本书的表现范围。中日战争绵延14年之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的两倍(1939年-1945年)。要表现这场战争是一件极复杂、琐碎而又敏感的工作。虽然全景式地描述这场战争,对每个研究过抗战的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但到现在为止,得到学界公认的成功之作罕见。笔者编撰这部书只是想在这方面作一最浅显的尝试,自知离完善之境尚远。不过,笔者会不懈地向这个方向努力。表现抗战就得有抗战的毅力,坚持才能成功,这也是本人研究抗战历史中所得到的感悟。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_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

书籍
上一章
1/81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