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篇 艰难的转折

19、声东击西

3月底,红军主力一周内两次横渡赤水河。此时,蒋介石认为,红军的行动反复无常,混乱不堪,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只剩下一口气在垂死挣扎。

3月24日,蒋介石由澳大利亚顾问端纳和宋美龄陪同,从重庆飞抵贵阳,亲自坐镇“剿匪”,随行的还有陈诚、晏道刚等十几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陈布雷等政府官员。蒋介石初抵贵阳的几天里,他和一帮近臣主要忙着商量如何解决王家烈的问题。蒋介石早就想将川、滇、黔西南三省的实权收归南京,无奈找不到更好的借口下手。趁着追缴红军的机会,顺便收拾了川、滇、黔,一箭双雕,不失为绝妙的主意。王家烈一个月内被解决掉了。3月底,蒋介石借口王家烈“剿匪”不力,撤去了他贵州省主席的职务,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

但是,想收伏红军却不如收伏王家烈那么简单。初抵贵阳时,蒋介石吹牛说:共匪已是强弩之末,现被迫逃入黔境,寻找渡江地点未定,前遭堵截,后受追击,浩浩长江俨如天堑,环山碉堡星罗棋布,除非他们长就翅膀,否则逃不出我们的天罗地网……

确实,蒋介石张开了一张大网等着红军往里面钻。他在这个地区部署了50万到70万的军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严密防守:东面,红军不可能突围返回湖南、江西;南面,红军不可能穿过贵州打回广西或广东;西面,不可能进入四川或云南;北面,滔滔长江挡住了红军去路。这一次,蒋介石相信毛泽东真正被套住了——他可能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毛泽东过人的胆略和计谋,此时毛正在利用他的贵阳之行将计就计。

毛泽东率领部队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主力迅速南进乌江,同时派一小支部队佯装向北。敌人被声东击西的招数迷惑了,他们往北赶去的时候,红军大部队正和他们背道而驰向南。

3月31日,红军分别在三个渡口横渡了乌江。中途休息,毛泽东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打开了一张十万分之一的云贵川地图。他拿着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红杠,这条红杠从遵义附近向东南,然后折向西,再向西南,入云南昆明附近,延伸至金沙江边。——这是一个绕半个大圈跳出蒋介石包围圈的行军计划。红军要实现这一计划,就要把据守在滇黔边境的云南军阀调出来。

毛泽东一再强调:“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要想调出滇军,佯攻贵阳迫使蒋介石调集援兵是关键。

为了继续迷惑敌人,渡乌江后,红军又派出了一支队伍在清水江上架桥,佯装东渡返回湖南(蒋介石又不得不调兵加强湘桂黔边的布防)。红军主力则急速南下,直逼贵阳。毛泽东把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分开,派他们沿着贵阳周围的大道和小路运动,假装要进攻贵阳活捉蒋介石,真正上演了一场声东击西的好戏。

当时,蒋介石把自己的军队分派到四五个方向拦截红军,贵阳城外围只有四个团的兵力担任守卫,城内部队包括宪兵队在内还不到两个闭,周边地区基本无兵可调。贵阳警察局局长王天锡被委任为警备司令,负责贵阳城的安全。蒋介石根本没有料到红军在遭受重围的情况下,还敢进逼贵阳。

4月初,贵阳东南十几公里的地方接二连三发现有红军活动的踪迹,大有乘虚袭击贵阳的迹象。蒋介石下令,各党政军人员必须坚守职责,要与城共存亡,闻风弃城者杀无赦,贵阳的得失“关系国际视听”。

蒋介石通晚都心神不安,他亲自去察看城防工事。离南门不远的城垣边,上百个士兵聚在空地上,抽烟、打牌、聊天吹牛,只有少数几个人在修筑防御工事。蒋介石怒气冲冲,朝着负责军官大发脾气,斥责他玩忽职守,命令他一天内完成修筑任务。

到了4月6日的晚上,蒋介石得到贵阳城外有红军游击队活动的消息。蒋介石反复询问了灵山、东山、螺丝山、照壁山、图云关、大小关等重要地段的工事与城防情况,还特别关注地询问清镇机场的情况。王天锡被命令加强城内的防务,他组织一营宪兵、两连消防队员和一些警察,总共400多人,花了24小时沿着城墙修了一道新的防御工事。蒋介石不敢相信建造速度是如此之快,清晨,他和宋美龄、端纳出来视察新修工事,顾祝同跑来报告说,红军已经到了贵阳东北方向,离城只有六七公里了。

蒋介石终于按捺不住,下了命令:滇军司令孙渡火速率领三个精锐旅救援贵阳。——这正好中了毛泽东的下怀,调出了孙渡的滇军,便能除掉红军奔赴金沙江路上的最大障碍。蒋介石认为驰援的三个旅足以抵挡毛泽东率红军对贵阳的进攻。但是他想错了,毛泽东根本就没有任何进攻贵阳的意图,他只是希望蒋介石中圈套。令人高兴的是,蒋介石正好落入了毛泽东设计好的圈套中。

奉命驰援贵阳的孙渡很卖力,他日夜兼程,三四天就走了400多里路。但是他离贵阳有很长一段距离,而红军两个小时内即可到达。

蒋介石开始考虑撤退的途径。他问警备司令王天锡这里离机场有多远,王还没来得及回答,又传来了一快报,在清镇机场附近发现红军的活动。蒋介石默不作声,徘徊了一阵后,他又问王天锡不经过清镇,是否有便路到达安顺。王天锡告诉他,从南门出去,经过花溪走马场直达平坝,从平坝到安顺只有60多里。蒋介石让王天锡准备10多匹好马,两乘轿子,另找些忠实可靠的向导,动作越快越好。——王天锡猜想蒋介石在准备逃命,但他还是飞快地跑去张罗逃跑的队伍了。

王天锡走后,蒋介石问顾祝同和陈诚,孙渡的部队什么时候能到。他得到了一个令他颇为不快的回答:恐怕最快也要到明天中午。

第二天,煎熬了一整夜的蒋介石终于得到了几则好消息:红军绕过贵阳,正向东面龙里方向前进;孙渡的“勤王师”已经赶来听命。——

滇军的表现让蒋介石相当满意。孙渡到达贵阳不到一天,便奉命向龙里追击红军,与红军打了几次激烈的遭遇战。其中一次,红军的子弹穿透了孙渡乘坐的汽车,孙渡幸运地没被击中。蒋介石不久又得到情报:红军转向西南疾驰,把所有追击的国民党军甩在身后了。至此,贵阳已无大碍,可是耐人寻味的是,红军的队伍究竟要到哪里去呢?蒋介石拉着薛岳、顾祝同、陈诚、端纳他们研究了半天,最后他肯定地得出结论,红军正在返回湖南或者江西。

而这时,红军正急速往西南行进,渡过北盘江,往西直入云南。

蒋介石被红军搅得晕头转向,无法预料毛泽东军事指挥的真正意图,只好被牵着鼻子走。4月10日,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讲话,不得不承认“(红军)或东或西,时进时退,使我们不容易判断他的意图”。国民党的一些将领也多有感慨,红军“佯为东窜之图,实为西窥之计”,“贵阳一役,为共军西窜最紧凑之一幕”。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_第二篇_艰难的转折_19、声东击西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第二篇_艰难的转折_19、声东击西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