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三篇 坚持北上与南下分裂的斗争

37、长征中的加油站

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

万里云和月,精兵存六千。

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

革命靠路线,红星飞满天。

——肖华将军诗

哈达铺,位于岷山东麓丘陵川坝之中,海拔2280米,是陇南地区西北部的一个重镇。哈达铺明代以前叫哈达川,明时商贸兴旺,多设铺,故名。这里自古盛产当归,是驰名中外的“岷归”主要产地。如今哈达铺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有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故址。红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此,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长征旧址是现存重要的旅游景点。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1935年9月21日上午十点半左右,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开进了哈达铺。这里注定要成为许多红军战士终身难忘的地方,因为红军在这里开始过上较为正常的生活。

走出茫茫草地、皑皑雪山的红军指战员们,一进入甘南地区,猛然间听到狗叫鸡鸣,看到庄稼村舍和田野上成群的牛羊,无不热泪盈眶,感到十分亲切。哈达铺是回汉族杂居地区,三个多月以来,红军在藏区听不懂居民的语言,在雪山草地中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如今在哈达铺看到和他们长相特征、语言一样的人,那真是如同回到家乡一样亲切。红军知道,虽然前面还要翻过许多山峦,还要涉过许多河流,还要进行许多战斗,但是,他们再也不会受饥挨饿了,再也不用后撤退却了。

为了迅速恢复红军体力,全军上下,每人都发了1元大洋去购物。哈达铺地处甘肃省的边缘,交通不便,物产运不到内地,东西十分便宜,这就引起了指战员们的“抢购”之风,不管买到什么东西都如获至宝。有人买了许多各种颜色的布,问他做什么,他乐呵呵地说,能买到东西高兴啊,自己虽然用不上,可以献给连队做擦枪布;司号员也高兴地买了很多红绸子绑在军号上,军号上飘起了一束几乎拖着地的红绸子。吸烟的人更是高兴得合不上嘴,单刀、双刀、白飞机、哈德门等品种的香烟装满了衣袋,互相递来递去地品尝。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大家都要吃好。”他们确实吃得不错,只要用5元钱就可以买一头七八十斤重的猪,2元钱买一只肥羊,1元钱买5只鸡,1毛钱买20个鸡蛋,5元钱可以买七八十斤蔬菜。食盐和面粉也得到了补充。红军在当地没收了1吨盐,6吨面粉,以及许多大米、麦子。尤其红军队伍中福建、江西、湖南籍的干部战士,很久没闻到米香了,一见到大米、白面,顿时胃口大开。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战士们每顿饭有三荤两素,他们好久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了。

这一带是回汉族杂居地区,回民约占一半以上。红军战士们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擅自进入回民村庄和清真寺,不任意借用回民器皿、饮具,不在回民住处杀猪,吃猪肉、猪油,说话和气,买卖公平,按价付钱,不差分文,有事先找阿訇联系,并邀请驻地群众参加会餐等。……红军严明的纪律和友善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爱戴,群众纷纷邀请红军到自己家中做客,拉着战士们的手,问这问那。他们为红军端茶水,让房子,筹粮食,送蔬菜,很是热情。红军战士们长期跋涉在雪山草地里,已经好久没有获得和群众说话的机会了,如今,遇到了这些热情的群众,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们和乡亲们一说起来就聊个没完,好像有说不尽的话。村前地边,场前屋后,到处可以听到五成群的红军和乡亲们的欢声笑语。

哈达铺的妇女对红军中的女兵很感惊奇,有些大胆的妇女主动与那些剪短发、穿军装、皮带上挎着手枪的女红军搭话,前后仔细端详审查,然后把她们请到家中,摸摸她们的胸脯,跟着她们去茅房……消除了疑虑,确信她们真是女兵后,她们又高兴地让女兵们讲故事。

在哈达铺,红军进行了休整。红军惊喜地获悉:在哈达铺居然有个邮政代办所!原来这一带盛产当归等药材,往来客商很多。为了沟通信息,商人们订了很多报纸。红军在那里找到了国民党的报纸,上面载有“国军”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部的消息,通篇高喊“剿匪”的口号。毛泽东看了报纸,兴奋地说:“好了!好了!我们快到陕北根据地了!”他们早些时候在两河口会见张国焘时所听到的传说居然是真的:陕北不但有一支共产党的队伍和一片苏维埃根据地,而且著名的革命首领、脚踏实地的二十六军军长刘志丹仍然活着,统率着他的部队。英勇善战的二十五军和徐海东也在那里。

在距江西的出发点千里之遥的哈达铺,长征要落脚的目标终于明确了。

第二天,在哈达铺镇西的关帝庙,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红日东升,古庙前的树上拴满了战马,院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的笑声。由于睡饱了觉,改善了生活,洗了澡理了发,大家看上去都精神多了。在热烈的掌声中,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的演说,不时地为掌声所打断。

他首先掰着指头说:“同志们,今天是9月22日,再过几天是阳历10月,自从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是个伟大的胜利!

“同志们哪!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就要到陕北根据地了!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

全场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拥护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到陕甘根据地去!”口号声震天,响彻哈达铺。

会上,毛泽东正式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部队改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同志当司令员,我兼政委,下属三个纵队,红一军团改编为第一纵队,红三军团改编为第二纵队,军委纵队改编为第三纵队。

“我们出发时是八万六千人,现在只剩下八千人了,人是少了一点,但小有小的好处,目标小点,作战灵活性大。人少,更不用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最后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号召大家:“经过两万多里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们,你们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以往的战斗经验,来战胜一切困难,到达陕北根据地!”

在哈达铺,红一方面军主力按照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迅速进行了整编。哈达铺是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成了长征的“加油站”。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_第三篇_坚持北上与南下分裂的斗争_37、长征中的加油站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告诉你真实的长征第三篇_坚持北上与南下分裂的斗争_37、长征中的加油站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