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三章 大变局里的那些人

君臣一起溜

杜充渡江退至真州,鉴于自己作孽太多,仇人满天下,他白天不敢露面,躲在长芦寺不出。

赵构也不责怪他,反而写信劝慰他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不必介怀。然后又送上歌女和金银,为他压惊。

可赵构和兀术相比,还是慢了一步。兀术派人忽悠杜充说:“如果你投降大金国,你就是第二个张邦昌,我们封你为帝,中原这块地盘,赏给你打理了。”和赵构送来的金银相比,当然是做中原的皇帝更具有诱惑力了。

杜充兴冲冲地赶回建康向兀术举手投降。不过,后来证明,兀术那句话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赵构得知杜充投敌,如遭五雷轰顶,仰天号叫道:“杜充啊杜充,你怎么这样,我可待你不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杜充的背叛,让赵构“不食者累日”,痛到内伤。

然而,当务之急不是谴责杜充的离去,而是要考虑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逃。赵构把这个重大课题抛在案桌上供众大臣共同研究。

大臣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左相吕颐浩的想法最有创意。他说:“皇上圣驾出行,皇族、后宫妃嫔、百司官吏、兵卫的家小都跟着,队伍庞大,行走不便,粮食难带。金人素来以骑兵取胜,一旦过江,就会派轻骑追袭。我觉得咱们不如弃车登舟,出海避敌。浙江地热,金人势不能久留。等他们一走,咱们就回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此正兵家之奇也。”

“好个兵家之奇!”群臣纷纷鼓掌称赞。

的确,皇上乘船出逃,浮国海上,这事儿既新奇又刺激呢。

赵构当场拍板:“此事可行。”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初,寒气逼人,天空下起了一场细沙般的小雪。

五日,赵构一行冒雪抵达明州(今浙江宁波市)。

明州是当时的大港口,早有官员把二十只大海船聚集了起来,改做御舟,供御前使用。

粮食、饮用水、换洗的衣服、各种生活用具、日常用品准备充足,正式扬帆起航。

楼船从东渡门出发,首先驶往定海县(今浙江镇海)。

参知政事范宗尹自夸自赞道:“敌骑虽有百万之众,但我们弃陆乘舟,他们能奈我们何?”

旁边的另一名朝臣引用南北朝英雄宗悫的话附和道:“从今日起,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矣。”但众人都明白,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远航,“留者有兵火之虞,去者有风涛之患”,很多人面无人色,站在寒冬的空气中瑟瑟发抖。

兀术率大军往临安杀来,兵锋所至,南宋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临安西北的天目山间有一座险要关隘,名独松关,隋唐时杜伏威手下猛将王雄诞曾在此地大显神威,以五百骑兵大破吴王李子通的十万大军,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了顺利通过此关,兀术在来的路上做足了功课,设计了数种攻坚方案,把所有会遇到的困难都想过了,还在军队中接连做了好几次思想动员。

然而,最终兀术“大失所望”。宋军竟然根本没有在此安置一兵一卒。

兀术过关回望,寒风正劲,正是: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遂不无遗憾地叫嚷道:“宋朝实在是没有可用之人啊,如果他们在此布置几百军兵,我辈岂能如此从容穿越?!”

十二月十五日,兀术攻破临安府。十二月二十四日,兀术攻破越州(今浙江绍兴),马不停蹄,直奔明州。

御前右军都统制、浙东制置使张俊奉命在明州为赵构打掩护。

明州的居民所剩无几,张俊大军一到,趁机“以清野为名”,在寒风中大肆掳掠,“环城三十里皆遭其焚劫”。

十二月二十九日,西风忽起,金人攻至,张俊在雪地里随便打了一仗,收兵往台州(今浙江台州)方向鼠窜而去。

张俊一走,“明州士民皆散”,百姓哀号震天。

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三,兀术到达明州,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宋军竟然真的不战而逃,而以他现在的兵力,并不足以占据江南大地。但兀术站在明州城头,俯视整个江南大地,几乎找不到宋兵。慷慨的御前都统制张俊大将军,已把这片广阔的土地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他让自己的军队痛痛快快地肆掠了一番。

之后,兀术又把目标投向了下一站——台州。

正月初十,顺利攻陷台州,随即又向定海(今浙江镇海)进发,从定海下海追击赵构。

赵构已到了章安镇,听说金兵征发了船只下海追来,不由得惊恐万分。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天傍晚,船夫在寒气中努力逆风行船,突然迎面驰下两叶扁舟,“直犯禁卫船”,赵构得报,以为是遇上了金兵的前哨船只,面如死灰,心想:“完了……”

其实,赵构乘坐的是二十只大海船连在一起的庞大船队,根本用不着担心顺风冲下的那两只小渔船,只是平时谈虎色变,习惯心理使然。

前面的禁卫军拦下了那两只小船,一问,不过是贩卖柑子的寻常客商。

赵构松了一口气,吩咐人将船上的柑子全部收购,散发给禁卫军食用。

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士兵吃过柑子,不知是谁起的头,用柑子皮做成灯,储上油,点着,趁退潮放入海中。其他士兵纷纷照做,海面上很快就飘荡着数千个闪着幽光的小柑灯。

当是时也,“风息浪静,水波不动”,几千点火光荧荧出没在沧海澜波之中,蔚为壮观,章安镇的百姓在金鳌峰看到,不由泪湿双襟。

这才是岳飞》_第三章_大变局里的那些人_君臣一起溜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这才是岳飞第三章_大变局里的那些人_君臣一起溜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