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四章 淮上风驰岳家军

战泰州

九月底,岳飞终于回到泰州,在州城外设伏,一举擒获了金将里真、阿主黑。

回到帅府,岳飞二话不说,命人先将两名金贼各打四十杀威棍,再详加审问,得知金将军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已在离城三十里扎下了营寨。

夜里,岳飞遣千人趁黑袭营,“杀虏颇众”。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十月初二日的清晨,寒气逼人。

有探子急报,挞懒手下悍将白打里已从承州方向赶来,和蒲速里酋长、孛堇太一合兵一处,前来攻城。

众将大惊。

岳飞却不慌不忙,下令开城迎战。

这一战,金人被杀得阵脚大乱,“凡枪、刀、金、鼓、旗帜无遗者”,其中金将白打里被擒。

蒲速里酋长愤恨交加,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狼狈不堪地再退军三十里,集结军队,蓄势待发,同时派人向挞懒求援,准备对泰州进行迅猛的一击。

这时的泰州不但有大敌当前,因为兵荒马乱,盗贼蜂起,巨盗王昭和张荣趁着纷乱的战火,竟然分头大肆寇掠城东和城北。

形势危急,岳飞“顾虏势盛,泰无可恃之险”,审时度势,已有撤退之意,登城大会诸将,问:“各位可有应对的好办法?”

王贵认为:“我军屡捷,已经够本了,况且朝廷也已经下诏让我们保民而退,可以撤退了。”

岳飞神态肃穆,告诫大家:“朝廷养兵,就是为了能在危急之时派上用场。现在我军虽然急挫敌锋,但敌人势大,离我不过数十里,我军不宜轻动,我军一退,他们肯定紧追于后,到时我们的父老妻小拖累于后,全军就有覆灭之忧。”

听了岳飞一席话,众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岳飞缓缓站起,沉声指出:“当下形势,敌强我弱,我们当然不与之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我的意见是必须撤退,但撤退之前,背城一战,杀灭金人的气焰,方可在死中求生!”

这一天,北风凛冽,寒流滚滚,似乎正在酝酿着这一年的第一场雪。

挞懒听说战报紧急,立刻率十余万大军,治战具,备军粮,从承州马不停蹄,风火赶来。

挞懒这次带来的精锐骑兵足足有三万多人。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争中的主力兵种,也是军队中最主要的依靠。在挞懒看来,无论对手是谁,这场战役都没有悬念,他坚信在面对面的交锋中,精锐的大金国骑兵都是战役最后的胜利者。

十月二十九日清晨,挞懒和蒲速里酋长合兵二十万,在北风中浩浩荡荡杀向泰州城,蹄声如雷,惊天动地。

他们在城下列扎下阵脚,挞懒披坚执锐,领军居中,其余将领各率本部人马列阵于两侧,一时间,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人马环合,甲兵铁骑十余万人,阵列整齐,五色旗按方位分植在中军周围,寒风一吹,猎猎作响。

小样,看不玩死你!

挞懒仰天狞笑。

城内诸将看到这个阵势,头皮不免有些发麻。

岳飞却毫无惧色,亲自率军迎战。

两军相交,岳飞一声令下,岳家军的勇士们立即挥动麻扎刀下斩马足,大斧上斩人面,蜂拥而上。

在厮杀和呼喝声中,金军人马皆仆,践踏成一团。

是时,北风正烈,白雪漫天,咫尺之外,人马不辨,岳家军的勇士越战越勇,刀斧齐下,金兵惊呼落马,在地上乱爬乱滚。

战斗持续到了申时,金军损失严重,力不能支,被迫后撤。

挞懒的后军随之阵脚浮动,斗志全失,纷纷弃甲逃跑。

挞懒本人见势不妙,收拾人马落荒而走,他似乎意识到,上天并不站在自己这边。

金军犹如被驱赶的鸭子一样,不断扇动着肥大的翅膀,呱呱叫着,不断后撤。

挞懒一口气狂奔了三十里,在泰州东北扎下营寨。

金兵虽然暂时败退,岳飞却不敢怠慢,这时城中粮食将尽,不能再守,他组织好民众,于十一月三日,主动放弃泰州城,退守泰兴县的柴墟镇。

十一月五日,挞懒收到岳飞撤离泰州的消息,不由又急又气,率军全力追击。

金人追至南霸塘,中了岳飞的埋伏,大败,“拥入河流者不可胜计”,而河水冰冷刺骨,落水的金兵身上铁甲沉重,挣扎了几下,很快冻成了冰棍,半浮半沉塞满了河床。

金兵锐气大失,不敢过分紧追,岳飞也不敢就此撤军,双方再次陷入了相持状态。

泰州作为朝廷的镇抚使属地,实行自治政策,不能享受朝廷命饷,军中“粮饷乏绝”。

对岳飞来说,现在身处绝境,敌我悬殊,所有的谋略和战术都毫无用武之地,只有履行一名指挥官的职责,最大程度发挥士兵的战斗力。岳飞率两百精骑在南霸塘桥头上横刀立马,掩护大队和百姓过江。金兵在挞懒的指挥下,汹涌而来。

岳飞拼死力拒,与金兵展开了一场悬殊的恶斗。

他身先士卒,抡刀站在队伍最前面,向着层层冲杀来的金兵大砍大杀。两百骑士斗志全被激发出来了,疯狂地杀向敌阵:战马倒地了,持刀步战;刀锋砍钝了,刀头卷了,刀柄断了,就赤膊上阵;胳膊断了就用牙齿撕咬着敌人的咽喉,甚至死后依然紧紧抱着敌人不放……这真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恶战。

金兵倒了一批又来一批,而岳飞手下的将士已死伤大半,形势越来越危急。岳飞双眼血红,挥舞着大刀,策马从桥头冲向敌阵。

眼看胜利在望的金兵呆住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满身污血的南蛮子非但不退,反而前冲?

没等他们想明白,岳飞的大刀上下翻飞,刀锋及处,金兵纷纷倒地。其余金兵被吓得“哇哇”大叫,四下闪避,兵败如山倒。

岳飞的心中带着无限的恨意,也带着无限的悲怆。他要给那些死在金人刀下的士兵和百姓报仇!

雅典海军之父地米斯托克利曾说过:勇敢决定战争胜利的走向。

英勇的岳飞终于杀退了抢夺桥头的敌人,成功地扼守住了这条过江的唯一通道,胜利地掩护百姓和大队安全渡江。

这一战,岳飞铁衣尽碎,血染征袍,而沿岸尸积如山,江水尽赤。“金人望之,不敢逼。”

暮色渐起,岳飞大军终于得以全部渡江而过,驻守江阴。

尽管泰州之战岳飞被迫放弃了自己的驻守地,但这并不妨碍他青史留名:1130年,强敌压境,岳飞势孤力单,在既无粮草,又无后援,更无险隘可守的情况下,掩护江北的几十万平民百姓和几万军属顺利渡江。

渡江后的难民随着岳家军一路后退,最后在扬子江畔的靖江定居了下来。

靖江民众感念岳飞的恩德,在扬子江上建了一座“望岳桥”,桥旁建起了一座“岳王生祠堂”,供奉岳飞的长生牌位。1968年,重修岳王庙,赵朴初先生亲自题书,改为“岳忠武穆生祠堂”。

岳飞精神永世长存,百姓永不忘!

这才是岳飞》_第四章_淮上风驰岳家军_战泰州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这才是岳飞第四章_淮上风驰岳家军_战泰州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