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西伯利亚汗国
公元1991年12月26日,原本为世界两极之一的苏联帝国悄然倾塌,没有战争的硝烟和血泊,仅仅是一次总统之间的交接和一次苏维埃大会,便完成了终结仪式。一个横跨两洲,面积达224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继因为二战而崩溃的大英帝国之后,苏联是唯一一个以征服手段扩充领土如此巨大的国家。在其存在的70年中,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而与历史上众多大帝国灭亡之后仅剩下捉襟见肘的领土不同,作为帝国主体的俄罗斯在苏联消失后,仍然占有其领土的70%,达到1707.54万平方公里,在领土面积上继续保持着世界第一。
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如果不在意所谓的“名誉”,苏联帝国不如说成是“俄罗斯第二帝国”更为合适,“苏联”不过是传统的俄罗斯帝国第二次称霸的结果而已。对苏联领土贡献最大的列宁和斯大林,虽然是以推翻沙皇统治作为自己的理想,却可以说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等俄罗斯大帝最为尽职的继承者。只不过,他们虽然扩大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却不能不改换国名,而这成果也维持得远没有俄罗斯第一帝国长久,现在的俄罗斯人,所能享受到的“世界第一土地大国”称号,还是得益于曾被他们抛弃的沙皇们。
若看看俄罗斯的地图,虽然他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都在欧洲部分,第一帝国的沙皇和第二帝国的总书记们更多的精力也用于在欧洲的扩张,在领土方面却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国家70%的领土却是在他的东面,面积多达1276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
那是从伊凡四世开始便步步蚕食直到彼得一世时基本占领,到亚历山大二世时彻底巩固的庞大土地。
长达三百年的征服,漫长、艰巨、充满着死亡。从历史年表上看,俄罗斯开始征服西伯利亚的时间,恰恰和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时间极为吻合㊟,似乎历史老人在刻意提醒人们,这两次征服有多么相似。
无法否认,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征服战争远没有在欧洲战场上轰轰烈烈,甚至在很多时候,都类似于西班牙人踏上美洲大陆,几百人的探险队便可能征服一个国家或部族,占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美洲的印第安帝国人口众多,武力强悍。西班牙人的成功若不是因为印第安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了解以及对瘟疫极低的免疫力,是不可想象的。
而西伯利亚,则除了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几个汗国还算人口稠密之外,基本上都是小得不能再小部族,人口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西伯利亚北部的原住民是萨莫耶德人、汉特人、曼西人,东北部则是楚科奇人、勘察加人、尤卡吉尔人和克里亚特人。其中勘察加人有二万五千人,楚科奇人有一万二千至一万五千人,汉特人和曼西人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尤卡吉尔人有四千五百人,萨莫耶德人只有三、四千人㊟。
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如此稀少的人口根本不能给俄罗斯的征服以太多的阻力。
因此,金帐汗国崩溃后遗留下来的几个汗国,是俄罗斯人唯一需要重视的敌人,越过他们,西伯利亚完全纳入俄国版图就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尘封在历史中的闪光点往往并不在那些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或国家身上。在金帐汗国灭亡后分裂出来的几个实力强大的汗国在俄罗斯的进攻下或一战而亡或被迫臣服之后,最让俄罗斯头痛的竟然是一个人口不足二十万,作战青壮年不足三万人的小国。
正如拥有先进武器的西班牙人和近二十万印第安盟军将阿兹台克人的首都团团包围时,遇到了几乎疯狂的抵抗,用了一年时间才取得胜利一般。俄罗斯征服者们也在西伯利亚遇到了弱小而又抗争不息的敌人,让他们的征服步伐缓慢了近二十年之久。
那是两个让人陌生的名字:西伯利亚汗国和它的可汗库楚姆汗。
即使不知道后来的结果,任何人都会得出他们必然失败的结论。刨除道德因素,人类历史就是成王败寇,胜利者总是有充分的时间描绘自己的正确。
当蛮荒面对文明时,弱小民族的抗争,尤其是失败的抗争总被人遗忘。但他们确实抗争过,在“知识、文明和文化得到了胜利”㊟面前,他们执拗得做着那片冰海雪原的孤独卫士。
介绍一个人需要先介绍他的家世,而要介绍一个国家,也不得不从它的母国说起。
让我们先将历史翻到13世纪那个烽火遍地的时代,看看西伯利亚汗国的母国——金帐汗国的兴衰沉浮。
一、拔都的金帐
任何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在陶醉于自己功业的伟大之余,还不得不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如何统治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土?
无数的英雄和君王用鲜血和白骨向后人们传达着一个结论:山无常势,水无常形。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军区制、藩属联合制等等在不同时代的帝国中交相施行,但没有哪个制度可以万世不易。
罗马帝国因集权而强盛,但却灭亡于蛮族,在其废墟上建立的欧洲国家们都实行分封,却总是能顶住外来强敌的侵犯,而到了近代,各国又开始集权化才能应付国家之间的竞争。
自周朝之后,中国都是中央集权,而再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如周一样享国祚长达800年。也许谁都会能说在中期便让分封的诸侯们来“尊王攘夷”,到最后剩下“债台高筑”是不值得羡慕的,但后世多少君主想维持一个“虚君”的名位都不可得?
在制度上的探索,人类至今仍在继续。只不过,现在的人们除了考虑国家的强盛,行政的效率,还要考虑人民的幸福。终极答案总是没有的,那些宣称找到的人,造成的灾难往往比墨守成规还要大。
将一个松散落后的游牧民族打造成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使成吉思汗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以往任何游牧民族首领都不能取得的成就。但如何把广大领土完整的凝合成一个国家,成吉思汗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的做法,是集权与分封并行。
作为帝国的大汗,从法律上便规定无人可以违逆他的旨意,动摇他的权威。但土地则分给弟弟和儿子们,他们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拥有完全的治权。
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帝国有效运转到他的孙子蒙哥汗去世,帝国终于因为当初分封而分崩离析。
在第一次西征中,成吉思汗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了三个儿子。在血统上总被人怀疑的长子术赤并没有因为名字叫做“客人”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的封地辽阔而肥沃——囊括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刺子模和康岭等古国的领土。
一个隶属于蒙古帝国的术赤汗国自此诞生,它是金帐汗国的前身,而金帐汗国,便是本文主人公西伯利亚汗国得以脱胎的母国。
1225年,术赤病逝,次子拔都承袭汗位。1235年,作为蒙古帝国“长子西征”的统帅,拔都一路凯歌,征服俄罗斯诸公国,破波兰、日耳曼、条顿骑士团联军,抵达多瑙河畔,攻陷匈牙利首都佩斯,直到窝阔台汗去世的消息传来,才引军东还。
这场血与火的远征彻底改变了东欧的历史,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今天俄罗斯的谢里特连诺耶修建“拔都萨莱”城作为自己的都城,建立了比父亲的汗国广大得多的“金帐汗国”。
这里必须要提一句,拔都继承父亲的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他绝没有必要另立国号,改朝换代。在他和以后汗国统治者心中,“术赤汗国”是国家永远的名字,而“金帐汗国”,不过是被其统治了200余年的俄罗斯对于自己宗主地称呼。
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有的说,这是来源于成吉思汗西征返回时,曾在钦察草原搭起大金帐,因此金帐被看作是蒙古统治者的象征;
有的说,是因为在金朝强盛时,皇帝被边远民族称为“金汗”,这个名称也就传到了俄罗斯,成为强有力统治者的称谓;
而最有合理性的传说则是,俄罗斯诸城邦的大公们按时向可汗缴纳贡税和述职的时候,都是在草原上金顶大帐中拜谒可汗。久而久之,金顶大帐给他们的印象刻骨铭心,“金帐汗”便成了拔都以后所有可汗的通称,“术赤汗国”也在俄罗斯编年史中成了“金帐汗国”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与爷爷成吉思汗一样,拔都有了自己的国家后也必须考虑如何巩固统治。自己是蒙古帝国的屏藩,那自己的屏藩该怎么办?
效法祖父,拔都也进行分封,封自己的长兄斡尔达统治咸海东北直至额尔齐斯河的地区,是为白帐汗国。封自己弟弟昔班于咸海以北,是为蓝帐汗国。这两个汗国和俄罗斯诸公国被称为金帐汗的三大藩属。
在蒙古帝国所有的汗国中,金帐汗国地域最为广大,实力也最为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