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十八章 计杀大义

悲情公主

不过,光是揭露大义公主私通还不行。因为突厥民族对贞操不像中原看得那么重。虽然眼前剑拔弩张,但是说不定过两天,大义公主给都蓝赔礼道歉,夫妻又重归于好了。

怎么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呢?隋文帝开始用计。什么计呢?美人计。

长孙晟这帮使者刚走,隋朝派第二批使者来了。长孙晟是来向突厥要人,这批使者正好相反,是为突厥送人来的。

使者到了都蓝面前,先宣读皇帝诏命,说大义公主对隋朝图谋不轨,从即日起废黜大义公主。宣读完废黜诏书后,使者一挥手,从后面出来四名美女。使者说,这是皇帝陛下送给可汗的礼物。虽然我们废了公主,但是隋突友好还在,我们希望和可汗继续交往下去。

隋文帝这是在怂恿都蓝杀大义公主。废黜她公主封号,是告诉都蓝,从此之后,公主已经不受我们的外交保护,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必害怕影响我们的关系。

那赐给都蓝四个美女有何用意?她们是大义公主的替代品。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人都给你送来了,旧人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你杀了她吧!

那么,都蓝有没有上钩呢?一半一半。一方面,都蓝确实被美人迷住了,整天围着她们团团转,彻底把大义公主冷落到一旁;但是,他也没有废掉大义公主,更没有杀她,大义公主名义上还是都蓝的可敦。

这让隋文帝十分郁闷,这个都蓝,怎么这么没有丈夫气概!

只要大义公主还活着,就是个隐患!怎么办呢?

这时,突厥内部出了个野心家,最终帮隋朝把问题解决了。他是都蓝的堂弟——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名为染干,受封在北方,是都蓝手下的小可汗。此人虽然是个小可汗,但是野心不小,他看到都蓝因有隋朝支持,这几年蒸蒸日上,也派使者向隋文帝求婚。

要不要跟这位小可汗联姻?隋文帝其实还拿不定主意。不过,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不妨先利用他一下再说。于是,隋文帝对使者开出条件,说:“当杀大义主者,方许婚。”杀了大义公主的人,即可许婚。

突利一听,行啊!我试试。突利怎么劝都蓝?其实还是那一套,大义公主和人私通,尽人皆知,这样的人你还留她何用!留着她,只会影响你和大隋的关系等等。

这些话如果隋朝人说出来,都蓝会有警惕,隋朝到底什么目的?同时也会有逆反心理,你凭什么管我家的事?可是,自己堂弟说出来,效果不一样了。突利这么一挑拨,都蓝可汗火气一下子被激起来,再也不顾大义公主这几年的夫妻之情、辅佐之功,拔刀来到可敦的大帐中。大义公主就这样成了刀下亡魂。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位和亲公主呢?

其实,如果抛开隋突两国关系的恩恩怨怨来考虑,可能都非常同情大义公主。她一生简直是一连串悲剧。

当年,她从北周远嫁突厥,并非自己的心愿,本身就是个悲剧。

嫁过来后,又遇上北周灭亡,她马上成了无根之草,是第二个悲剧。

为了替娘家报仇,她撺掇丈夫沙钵略可汗进攻隋朝,没想到招来更大的灾难,沙钵略众叛亲离;为了挽回局面,她被迫认贼做父,当了隋文帝的干女儿,是第三个悲剧。

再后来,复仇不成,反倒遭隋暗算,死于丈夫都蓝可汗手下,是第四个悲剧。

人生中有这么多悲剧,真是可悲可怜。

事实上,大义公主不仅可怜,还颇为可敬。大义公主一生的主线就是为娘家复仇,算是烈女,符合隋文帝最提倡的孝道。

可以想像,如果她的仇人是个普通人,说不定隋文帝还会表彰她。可惜的是,她的仇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如日中天的大隋帝国。她的个人心愿和隋朝稳定边疆的愿望有所冲突,她就只能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无论如何,随着大义公主被杀,隋朝也除掉一个心腹大患。

此时,都蓝可汗再度来提亲。按照他的想法,既然隋朝恨大义公主,他也杀了大义公主,隋突友好即可持续,你隋文帝不信任干女儿,就派个亲女儿来吧!

要不要满足都蓝的要求?隋文帝拿不定主意,便让大臣集思广益。

多位大臣说,应该和亲。都蓝在突厥各部中势力最大,派位公主去,等于在他身边安插眼线,而且还可以营造亲隋的气氛,只要都蓝亲隋,隋朝的北部边疆即可永保安宁。若是再生个小外孙,以后当突厥可汗,就更好了。这是主流意见。

可是,长孙晟和主流意见不一样。他说:

臣观雍虞闾反覆无信,直以与玷厥有隙,所以欲依倚国家,虽与为婚,终当叛去。今若得尚公主,承藉威灵,玷厥、染干必受其征发。强而更反,后恐难图。且染干者,处罗侯之子,素有诚款,于今两代,前乞通婚,不如许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雍虞闾以为边捍。

意思是,都蓝可汗反覆无常。他现在之所以想和我们联姻,是因为他和西边的达头可汗打仗,他想藉助大隋威名。一旦哪天他强大到毋须藉助我们的程度,肯定还会掉过头来打我们。如果现在把公主嫁给他,等于帮他壮大声势,这样一来,突厥其他两位可汗,达头也好,突利也好,更无力与他抗衡,他强大起来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这是养虎贻患。所以,我们不能答应他的请求。

那应该怎么办呢?

长孙晟说:突厥现在共有三支势力。东边是都蓝,最强;西边是达头,次强;北边是突利,最弱。我们与其与都蓝和亲,不如与突利和亲。他因为实力弱,和亲后,只能依附我们。届时,我们让他往南边,和都蓝抗衡,扶弱抑强,这才是长久之计。

总之一句话,可以利用公主和亲,但是,不要只想依靠公主换取和平。不依靠公主,依靠什么呢?依靠制衡。

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长孙晟就是个例子。

隋文帝一听,好主意!就按这个计策执行。

对都蓝这边,不仅不嫁公主,而且其他支援也断了,这样一来,都蓝再和西边的达头打仗,就没有优势了。都蓝的势力大受影响,逐渐衰弱。

对突利这边,告诉他,既然他帮隋朝杀了大义公主,隋朝准备履行先前的承诺嫁公主给他。不过,他不能着急,得做好准备。什么准备?隋朝说,你既然要迎取我们的公主,就得先学习一下我们的礼乐文明。否则,和公主无法交流。几年之间,突利派了三百多名使者分批分期前往隋朝。隋朝把他们安排在太常寺读书,当留学生加以培养。

这是输出文明,培养亲隋派!

开皇十七年(五九七年),隋朝觉得差不多了,将宗室之女封为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而且,为了离间突利和都蓝的关系,还办得特别隆重,不仅嫁妆加倍,派出的和亲使规格也特别高。让突利受宠若惊。

婚礼后,长孙晟奉命鼓动突利可汗南下,来到都斤山,即现今蒙古国杭爱山脉。这是都蓝的旧地盘。

这下把都蓝气坏了。他气呼呼地说:“我,大可汗也,反不如染干!”我是突厥的大首领,怎么我的小弟染干比我有面子?原来,不仅隋朝抛弃了他,嫡亲的堂弟也背叛他。是可忍,孰不可忍!怎么出这口气呢?

前面说过,因为失去隋朝支持,都蓝实力已不比从前。现在,他的敌人西有达头、南有隋朝,又加上隋朝扶持的突利。总不能几面树敌,想来想去,都蓝决定:抛弃前嫌,投靠达头,和达头联手攻打隋朝!这两大势力联合非同小可。隋朝如何应对?草原的形势,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_第十八章_计杀大义_悲情公主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第十八章_计杀大义_悲情公主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