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春秋

孔子及其学说思想

春秋晚期,从社会结构到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文化教育也不会例外。原来各种专业知识多由少数祝史等人员世代传习,而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要求在官学外还应有私学,以培养、造就更多的学者和官吏人才。孔子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于当时的。

孔子(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本为宋的贵族,后迁于鲁。他从五十岁起,才开始在鲁国做过较大的官,不久即失去职位,以后一直到处奔波,去过不少国家,但他的政治理想一直未能实现,最后老死于鲁。孔子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用在教育弟子。据说他的学生中较杰出者达七十二人,《史记》说他的弟子名气较大而有据可查者达三十五人。他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孔子学识渊博,尤熟悉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书》、《易》等典籍,对周代的礼制颇为赞赏。他自称是“述而不作”,就是说要对这些文献作出解释以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实际上他在注意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结合现实而有所发展,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他颂扬周文王和周公,但也受到春秋时管仲、子产的影响。他把历史上的思想材料,加以提炼,创建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都被收入由他弟子所编集的《论语》之中。他以仁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论语》中论述仁的地方在百处以上。所谓仁就要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仁者爱人”。他以为一个人若要达到仁的标准,就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以求符合礼的要求。他弟子说他一贯之道是忠恕。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就是在处世方面要多为别人着想。总之,孔子把仁看作一切道德的总和以及道德当中的最高准则。

孔子爱人的原则也贯穿于有关治国治民的主张之中。例如他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子为政,焉用杀”,等等。这些话表明他反对君主对人民横征暴敛和滥施刑杀,而应通过宽惠的手段来得民心,以求得政权的巩固。他对刑罚的见解是:刑罚失中会使人民手足无措,而治国不能单靠刑罚,采用德治才是最根本的办法。他认为一个国家足食足兵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必须取信于民。对于用人他也比较重视,认为治国离不开有用的人才。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地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即对鬼神持怀疑态度,所以主张应该敬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传统。

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自己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且学而不厌,对学生则“诲人不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他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使接受教育者从少数贵族扩大到一些出身于低贱者的阶层。这对春秋末到战国时期教育较以前大为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孔子生前,他的政治理想无法付诸实现。但从战国开始,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其一定的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儒学基本上一直处于一尊的地位,孔子被称为“圣人”或“至圣”,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尽管历代的儒学经过某种改造,和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像强调德治、重视教化、轻鬼神重人事、积极进取等儒家思想的基本准则,仍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和产生影响,而且,久而久之,儒家的有些思想和观点不断地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中。

(吴荣曾)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_春秋_孔子及其学说思想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春秋_孔子及其学说思想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