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唐诗故事

堂前扑枣任西邻

严武死了以后,杜甫在成都呆不住,就离开草堂,乘船顺江而下,到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他在瀼西也修了一座草堂。草堂的前面有一株枣树,每年夏天枣子熟了的时候,都有一位贫穷的老大娘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她。后来,杜甫搬到东屯去了,就把这间草堂借给一个叫吴郎的远房亲戚。哪知道吴郎一住进草堂,就修筑了一道篱笆,把枣树也围了进去,那个来打枣的老大娘再也进不去了。

杜甫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对吴郎的做法很不满意,于是,就写了一首《又呈吴郎》给他。诗是这样写的: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吴郎看了这首诗以后,是不是拆了篱笆让老妇人来打枣了不得而知,但是,杜甫那种博爱的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_唐诗故事_堂前扑枣任西邻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唐诗故事_堂前扑枣任西邻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