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六章 武德

第二节 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古代武术强调自卫,绝不是说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就是为保住一己的身家性命。相反,有正义感的习武者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武术家极为突出的优秀品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就出现了“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武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武林好汉,侠肝义胆,不畏强暴,扶危济困,成为历代传颂的佳话。武术家出手与人格斗有“三惧三不惧”之说,所谓“三惧”是指老、幼、妇这些比较弱小的对象,武术家不宜与这些人争斗。而“三不惧”是指有大势力、大气力或大功夫的人,都是些平常人不敢碰的强梁之徒,对这些人偏要斗他一斗。这时候就绝不留情,要痛下杀手:“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下部两臁〔lian廉〕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太极拳谱》卷十二《陈谱: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

虽然在专制的封建社会,穷苦大众受压迫、遭欺凌的社会不公现象不是靠技艺高超的武林豪杰行侠仗义所能解决的,但是,武术英杰们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扶弱除强,确实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曲曲正气歌。

中国古代武术》_第六章_武德_第二节_见义勇为,敢于斗争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古代武术第六章_武德_第二节_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