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地名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地名变化

1911年10月9日爆发的武昌起义,获得成功。起义的胜利,震动全国,短短的20天内,即有10多个省宣布独立。1911年12月初,17省的代表在南京开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政府的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并以这一年为民国元年。后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袁死后,由北洋军阀继续进行统治。

这一时期既称民国,当然在政区方面也相应地有所改变。所以和清代相比,二者颇多不同。

(1)首都北京废去了顺天府名称,依汉、唐古制改称京兆,其范围又略有改变。如南部划出文安、大城二县,东部划出宁河县,使京兆深处内地,并不滨海。北部划入长城外的今兴隆县的大片地方,改变了北部边界的凹凸形状。

(2)地方政区进行简化,废除府、州、厅等名称,实行省、县二级制。以江苏为例,过去省下划分为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八府,通州、海州、太仓三直隶州与海门直隶厅。现在都一律改县,县名采用原来州县或附郭县名。采用附郭县名时,其附郭县有两个或三个的,仅保留一个。例如松江府改称松江县时,废去其附郭的娄、华亭二县,所属川沙厅也改为属省的川沙县。又如苏州府有附郭县三个,即吴、长洲与元和,改县时采用吴县,废去苏州、元和与长洲等名称。又如徐州府附郭县为铜山,改县后即用铜山作为县名,海州直隶州无附郭县,则用古名,称为东海县。

(3)省县之间增设道。省县二级制固然减少了政区层次,但统治者又感到省大、人众、县多,难以治理,县数在100以上的即有四川、直隶、河南、山东、山西等省,所以在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又在省、县之间加上道级,少者一省分为三四道,多者五六道,道的长官称尹。这样地方区划就改二级制为三级制了。以四川为例,全省分为五道,即西川道(道尹驻成都,下同)、东川道(巴县,即今重庆)、建昌道(雅安)、永宁道(泸县,今泸州市)、嘉陵道(阆中)。又如湖北省分为江汉(武昌)、襄阳(襄阳)、荆宜(宜昌)、施鹤(恩施)等四道。

(4)在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则设立了四个特别区域,即绥远、热河、察哈尔与川边四处。其治所分别为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承德(今承德市)、张北(今张家口市长城北,与今张北县不是一地)与康定。除川边分设边东、西二道外,其他皆一区域设一道。其中察哈尔区称兴和道,热、绥二区域则道名与区名相同。

(5)选定一些居民点作为准备设县的县城所在地,在此设立的办公机构叫设治局。这样的机构实际清代已有萌芽。例如《清史稿·地理志》所载拟设宝清、勃利二州。到民国时期,因废去州级名称,所以即在当时的吉林省设置了宝清、勃利二县(今皆在黑龙江省)。又如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试办呼玛设治局,宣统三年设武兴设治局(今分别为呼玛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到了民国时期,设治局大为增加,在黑龙江省境内即有10多处,其中设立不久即改县的有泰来、望奎、肇东、通北、萝北、林甸、漠河等;新增的设治局则有铁骊(今铁力)、景星镇(今龙江县境内)、绥东(今绥滨境)、布西(今嫩江西南内蒙古境内)等等。

民国时期在推进我国地名规范化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是调整国内重名地名、更改一部分带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朝代更替、人事变动、民族迁徙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自古以来我国地名命名及其沿革变化的复杂性,并形成了一地多名以及异地同名等现象。这些现象不符合地名规范化的要求,不便于社会经济生活,容易造成混乱。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国早在唐代天宝初年就曾改地名“不稳定及重名”者达110处。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地名规范化工作,距今已1250余年。清代中期,为区别近60个重名县名,政府曾采用县印冠以省名的办法。民国初,随着清代府、州、厅等行政建制的废止,县建置增多,进一步增加了原本即存在的县名重名的现象,使重名县达130余个。例如,当时仅宁远县即多达五个,分布于绥远(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奉天(今辽宁)、湖南、甘肃、新疆等五个省区。为了改革这种不便于地名管理、不利于国家社会生活及文化交往的混乱状况,民国初年,根据《内务部改定各重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的规定,开始改动了一批县级重名地名(见“民国初年改动重名地名统计表”)。

民国初年改动重名地名统计表

重名县名 | 改动后县名 | 改动年份 | 重名县所在省区 | 备注 |

直隶 | 西宁县 | 阳原 | 1914.1 | 广东、甘肃 |   |

祁县 | 安国 | 1914. 1 | 山西 | 1913年降祁州为县 |

保安县 | 涿鹿 | 1914.1 | 陕西 | 1913.2年降保安州为县 |

龙门县 | 龙关 | 1914.1 | 广东 | 1960年撤销,并入赤城县 |

山西 | 永宁县 | 离石 | 1914. 1 | 江西、河南、广东、贵州 | 1912.5年废州为县 |

宁乡县 | 中阳 | 1914. 1 | 湖南 |   |

乐平县 | 昔阳 | 1914. 1 | 江西 | 1912年析平定县置 |

凤台县 | 晋城 | 1914. 1 | 安徽 | 1912年废泽州存县 |

岳阳县 | 安泽 | 1914. 1 | 湖南 |   |

太平县 | 汾城 | 1914.1 | 江苏、浙江、安徽、四川 | 1954年合襄陵,改襄汾县 |

绥远 | 归化县 | 归绥 | 1914. 1 | 福建、贵州 | 1954年裁并入土默特旗 |

宁元县 | 凉城 | 1914. 1 | 奉天、湖南、甘肃、新疆 |   |

奉天 | 礼泉县 | 突泉 | 1914. 1 | 陕西 | 今属内蒙古境 |

奉天(承德)县 | 沈阳 | 1914.1 | 直隶 | 1913年废奉天府置县,后改承德县 |

宁远县 | 兴城 | 1914.1 | 绥远、湖南、甘肃、新疆 |   |

镇安县 | 黑山 | 1914. 1 | 陕西 |   |

  | 广宁县 | 北镇 | 1914.1 | 广东 |   |

凤凰县 | 凤城 | 1914.1 | 湖南 |   |

怀仁县 | 桓仁 | 1914.1 | 山西 |   |

建昌县 | 凌源 | 1914.8 | 江西 | 曾改塔沟县 |

吉林 | 奉化县 | 梨树 | 1914.1 | 浙江 |   |

东平县 | 东丰 | 1914.1 | 山东 |   |

靖安县 | 洮安 | 1914. 1 | 江西 | 1950年改名白城县 |

黑龙江 | 长寿县 | 同宾 | 1914. 1 | 四川 | 1929年改延寿县 |

大通县 | 通河 | 1914.3 | 甘肃 |   |

临江县 | 同江 | 1914. 1 | 奉天 |   |

绥远 | 抚远 | 1929.10 | 绥远 | 与绥远省名重 |

余庆 | 庆城 | 1914. 3 | 贵州 |   |

江苏 | 山阳县 | 淮安 | 1914. 1 | 陕西 |   |

清河县 | 淮阳 | 1914.1 | 直隶 |   |

桃源 | 泗阳 | 1914. 1 | 湖南 |   |

太平 | 扬中 | 1914. 1 | 浙江、安徽、山西、四川 |   |

安东 | 涟水 | 1914.1 | 奉天 |   |

山东 | 兰山 | 临沂 | 1914. 6 | 甘肃 |   |

新城 | 桓台 | 1914. 6 | 直隶 |   |

海丰 | 无棣 | 1914.1 | 广东 |   |

乐安 | 广饶 | 1914. 1 | 江西 |   |

宁海 | 牟平 | 1914.1 | 浙江 |   |

河南 | 开阳 | 濮阳 | 1914. 1 | 四川、贵州 |   |

唐县 | 沘源县 | 1914. 1 | 直隶 | 1923年改为唐河县 |

永宁 | 洛宁 | 1914. 6 | 四川 |   |

浙江 | 新城 | 新登 | 1914.1 | 直隶、吉林、江西、贵州 | 1958年并入桐庐县 |

石门 | 崇德 | 1914.1 | 湖南 | 1958年并入桐乡县 |

太平 | 温岭 | 1914. 1 | 山西、江苏、安徽、四川 |   |

安徽 | 建平 | 郎溪 | 1914.1 | 热河 |   |

建德 | 秋浦 | 1914.1 | 浙江 | 1932年改至德县,1959年合置为东至县 |

福建 | 永福 | 永泰 | 1914. 1 | 广西 |   |

江西  | 德化 | 九江 | 1914. 1 | 福建、四川 |   |

建昌 | 永修 | 1914.6 | 四川 |   |

兴安 | 横峰 | 1914. 1 | 广西 |   |

安仁 | 余江 | 1914.11 | 湖南 |   |

泸溪 | 资溪 | 1914. 1 | 湖南 |   |

新城 | 黎川 | 1914. 1 | 山东、直隶 |   |

新昌 | 宜丰 | 1914. 1 | 浙江、浙江 |   |

庐陵 | 吉安 | 1914. 1 | 本省庐陵道 |   |

永宁 | 宁冈 | 1914. 1 | 山西、河南、广西、贵州 |   |

龙泉 | 遂川 | 1914. 1 | 浙江、贵州 |   |

长宁 | 寻乌 | 1914. 1 | 广东、四川 |   |

湖北 | 武昌 | 鄂城 | 1914. 1 | 浙江 | 1913年曾改寿昌县 |

兴国 | 阳新 | 1914. 1 | 江西 |   |

长乐 | 五峰 | 1914. 1 | 福建、广东 |   |

湖南 | 安福 | 临澧 | 1914.1 | 江西 |   |

永定 | 大庸 | 1914. 1 | 福建 |   |

乾县 | 乾城 | 1914. 1 | 陕西 | 1953年改名吉首县 |

广东  | 新宁 | 台山 | 1914. 1 | 湖南、广西、四川 |   |

新安 | 宝安 | 1914. 1 | 河南 | 1979年改深圳市 |

西宁 | 郁南 | 1914. 1 | 直隶、甘肃 |   |

东安 | 云浮 | 1915 | 直隶、湖南、四川 |   |

石城 | 廉江 | 1914. 1 | 江西 |   |

长宁 | 新丰 | 1914.1 | 江西、四川 |   |

永安 | 紫金 | 1914.1 | 福建 |   |

镇平 | 蕉岭 | 1914.1 | 河南 |   |

长乐 | 五华 | 1914.1 | 福建、湖北 |   |

海阳 | 潮安 | 1914.1 | 山东 |   |

会同 | 琼东 | 1914.1 | 湖南 | 1959年并改为琼海县 |

万县 | 万宁 | 1914.1 | 四川 |   |

昌化 | 昌江 | 1914. 1 | 浙江 |   |

广西 | 南宁 | 邕宁 | 1914. 1 | 与南宁道重名 | 南宁县系1913年废府改置 |

新宁 | 扶南 | 1914.1 | 湖南、广东、四川 | 1951年改为扶绥县 |

永康 | 同正 | 1914. 1 | 浙江、云南 |   |

安化 | 宜北 | 1914.1 | 甘肃、湖南、贵州 |   |

怀远 | 三江 | 1914.1 | 安徽、陕西 |   |

永宁 | 古化 | 1914.1 | 山西、江西、河南、贵州 | 1931年改为百寿县,1952年并入永福县 |

永安 | 蒙山 | 1914. 1 | 福建、广东 |   |

四川 | 清溪 | 汉源 | 1914.1 | 贵州 |   |

德化 | 德格 | 1914.1 | 福建、江西 |   |

怀柔 | 瞻化 | 1916. 4 | 京兆 | 1952年改名新龙县 |

石泉 | 北川 | 1914.1 | 陕西 |   |

东安 | 潼南 | 1914.1 | 直隶、湖南、广东 |   |

定远 | 武胜 | 1914. 1 | 安徽、云南、陕西 |   |

太平 | 万源 | 1914.1 | 安徽、山西、江苏、浙江 |   |

新宁 | 开江 | 1914. 1 | 湖南、广东、广西 |   |

东乡 | 宣汉 | 1915 | 江西 |   |

大宁 | 巫溪 | 1914.1 | 山西 |   |

贵州  | 开县 | 紫江 | 1914.1 | 直隶、四川 | 1930年改名开阳县 |

清平 | 炉山 | 1914. 1 | 山东 |   |

清江 | 剑河 | 1914. 1 | 江西 |   |

安化 | 德江 | 1914. 1 | 甘肃、湖南、广西 |   |

龙泉 | 凤泉 | 1914.1 | 浙江、江西 | 1930年改名凤冈县 |

平远 | 织金 | 1914.1 | 广东、宁夏 |   |

永宁 | 关岭 | 1914. 1 | 山西、江西、河南、广西 |   |

归化 | 紫云 | 1914. 1 | 绥远、福建 |   |

安平 | 平坝 | 1914. 1 | 直隶、云南 |   |

新城 | 兴仁 | 1914. 1 | 直隶、吉林、浙江、江西 |   |

云南  | 定远 | 牟定 | 1914. 1 | 安徽、四川、陕西 |   |

南安 | 摩楚 | 1914.1 | 福建 | 1929年改名双柏县 |

靖江 | 绥江 | 1914. 1 | 江苏 |   |

开化 | 文山 | 1914.1 | 浙江 |   |

安平 | 马关 | 1914.1 | 直隶、贵州 |   |

临安 | 建水 | 1914.1 | 浙江 |   |

宁县 | 黎县 | 1914.1 | 甘肃 | 1931年改名华宁县 |

新兴 | 休纳 | 1914.1 | 广东 | 1916年改名玉溪县 |

普洱 | 宁洱 | 1914. 6 | 本省普洱道 | 1950年复改普洱县 |

威远 | 景谷 | 1914. 1 | 四川 |   |

镇边 | 澜沧 | 1914.1 | 广西 |   |

永昌 | 保山 | 1914.1 | 甘肃 |   |

赵县 | 凤仪 | 1914.1 | 直隶 |   |

云南 | 祥云 | 1929. 11 | 云南省名 |   |

永康 | 镇康 | 1914.1 | 浙江、广西 |   |

陕西 | 孝义 | 柞水 | 1914. 1 | 山西 |   |

怀远 | 横山 | 1914.1 | 安徽、广西 |   |

三水 | 栒邑 | 1914. 1 | 广东 |   |

定远 | 镇边 | 1914.1 | 安徽、四川、云南 |   |

甘肃 | 金城 | 榆中 | 1919. 10 | 奉天 |   |

沙县 | 洮沙 | 1914. 1 | 福建 | 1950年并入临洮县 |

安定 | 定西 | 1914.1 | 陕西 |   |

宁远 | 武山 | 1914. 1 | 新疆、绥远、奉天、湖南 |   |

永康 | 康县 | 1929.4 | 浙江 |   |

泾县 | 泾川 | 1914. 1 | 安徽 |   |

安化 | 庆阳 | 1914. 1 | 湖南、广西、贵州 |   |

宁夏 | 平远 | 镇戎 | 1914.1 | 广东、贵州 | 1928年改名豫旺县、1938年改名同心县 |

海城 | 海源 | 1914. 1 | 奉天 |   |

宁夏 | 贺兰 | 1941 | 宁夏省名 |   |

新疆 | 新平 | 尉犁 | 1914. 1 | 云南 |   |

中国地名史话》_第九章_民国时期的地名_第一节_北洋政府时期的地名变化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中国地名史话第九章_民国时期的地名_第一节_北洋政府时期的地名变化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