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中国人的智慧是举世公认的。

上溯伏羲,悠悠七千载;追源黄帝,漫漫五千年,中国人能贡献给这个星球的,不光有古老的长城,有四大发明,有气功中药,有八卦书法……在汗牛充栋的浩瀚文献中,煌煌如中天之月是关于“智慧”、“计谋”的著述。

“一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讲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大智慧。

《周易》讲的是关于计算的大智慧,算政治、算经济、算世事、算人生……其内涵深奥莫测,有不算智慧?

《道德经》、《诗经》……都是给人以智慧启迪的金钥匙。

中国人特别善于“用计”,“斗智取不斗力”、“以计胜之”、“用计制人”,中国人似乎特别擅长。

无怪乎,中国的老祖宗留下了那么多有关“计谋”的书。

在生死相搏、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人关于智谋的应用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中国历来出智者。

即使在当今社会,在最为著名最有成就的科学家的行列中,有三分之一强的是华人。

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的作用,他们认为,起源于赤道的黑人接受阳光太多,而白人的最早产地是靠近寒冷的两极。

只有黄种人繁衍于在四季周转变化的温带,他们的智力最为发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人的智慧是源于他们的勤劳和勤奋……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讲智慧是世人皆知的。

中国人自己也特看重智慧。

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小诸葛”、“智多星”、“神算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威廉皇帝在囚禁中看到了一本奇书,待他如醉如痴地将书看完,这才拍案叫绝。继而扼腕叹息道:“若早看此书,何至于当初惨败如斯啊!”

这本书,便是早期翻译到欧洲的中国的《孙子兵法》同《三十六计》的合编本。

《孙子兵法》据说是由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三十六计》最早出处见之于春秋战国故事,此后历朝历代,对上述两书都有修订或记载。

应该说,此书是中国适度集大成者。

热爱智慧,启迪智慧,开发智慧,创造智慧,已经成为时代崇尚的潮流,成为人生的追求目标。

但人的智慧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学习和借鉴。向今人和古人学习;向生活和实践学习;向先哲和大师们留下的智慧的结晶学习……

可是,书林如海,典籍如山,学海无涯……怎样才能以较短的时间,启迪和开发较多的智慧呢?

为了让广大的青少年开阔思路,正确地把握思辩的方法,学会灵活运用计谋的决窍,我们编写了这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为青少年了解和学习中国的经典著作提供一个通俗的范本。

以往,人们对施计用计有一种偏听偏狭的认识,总觉得计谋是使用于战争或者对敌斗争的,同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和认识,“平天下”需要大智大勇、大计大谋,同样,“修身”、“治家”也需要智谋。

尤其是现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如何采用正确的决断,选择巧妙的谋略,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便成了各家餐桌上的话题。鉴于以往《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注释中军事战例较多的情况,在此书中,我们昼压缩了军事范例的引用,而代之以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生活中的用计范例,读来不但会让人觉得趣味盎然,活泼生动,而且会感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呼呵能闻。

在撰稿过程中,考虑到一部分对研究《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原始记载颇有兴趣,我们便引用了原文,并加了“译文”和“按语”、这样,初学者也许会觉得更方便些。

好了,序言就此打住,请读者静下心来,翻开书页,开始进入令人眼花缭乱的计谋的战场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_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书籍
上一章
1/5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