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章 读者

第五节

电脑的荧幕上显示着直书形式的文章。

但我就算看了也看不懂,因为这些字串并不是有意义的文章,而是以乱数排列而成的文字集合体。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交替排序,形成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列。这些字串在画面上串连并排,给人一种异常的感觉。

“你看这边。”

茶水伸手指着荧幕,那里写着“喂,快看,仿佛不存在对吧”。跟周围那些完全乱数排列的字串不同,只有那里还能算是文句。

“这到底是什么?”我问。

“是夏目漱石的文章。”

“什么意思?”

“你想像一下,首先将小说翻开。”

“嗯。”

“文章流畅地列在上头对吧?”

“嗯。”

“如果将页面上的每个文字想像成一个点,翻开的小说就等于是一幅画对吧。”

“嗯?”

“这个啊,是从这幅画的浓淡去做反向推算,来重现作家文章的程式。”

我开口要求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是将构成小说页面的文字当成图像。举例来说,像“一”这类文字因为笔画较少,在白纸上的颜色浓度就比较淡,而“郁”这类文字的颜色则较深。当它们罗列在一起时,书上自然会出现深浅浓淡不同,茶水说这种深浅能够表现出作家的习性。让这个程式记录夏目漱石作品的浓淡模式,并依照该模式重复输出数百次字串,最后终于出现的有意义文章,就是刚刚那段“喂,快看,仿佛不存在对吧”——茶水得意地如此表示。

“你很闲吗?”

“相当闲。”不再一脸得意的茶水回道。

“靠浓淡来写文章……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吧。”

“并非不可能,实际上也写出文章啦。”

“但是根本看不懂啊。”

“可是,你不觉得很有夏目漱石的味道吗?”

我再次看着“喂,快看,仿佛不存在对吧”那段句子。虽然不想承认,不过的确有那种感觉。

“剩下就是精确度和次数的问题。只要钻研分析浓淡模式的方法,出现有意义文章的机率肯定能有飞跃性的提升。”

茶水相当认真地说道,他跟我对文学的态度似乎完全不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种能用浓淡观点来看文章的变态思考模式,可能很难会想要进研究所吧。文学的新境界肯定是由他这种男人来开创。

“好啦,关于这个程式只要努力开发下去就好……”

我也是事到如今才想起自己来这间房间的理由。

“不过这很难当成小说的题材啊。”

“没办法吗?”

“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幻感,但语言这个题材……是相当普通的老哏耶。”

“普通吗?也是啦,的确很普通。”

“我现在就常常被编辑说能不能写得更有冲击性,所以想避免变得更加普通。有没有其他更有冲击性的题材?”

“冲击性吗……那就是那个了。”

茶水重新面对电脑,我也借用一旁的椅子坐下。

他点了点桌面上没看过的捷径图示,开启一个我果然没看过的软体。虽然一开始出现了英文标题,不过立刻就消失所以我没看清楚。

“刚刚那里写了什么字?”

“‘巴别塔的图书馆’。”

接着视窗跳了出来。除了一个人的视窗外,周围还有两个中尺寸以及四个小尺寸的视窗,里面各自显示了日语和英语的字串。

“这到底是什么?”

“是登入研究者论坛的软体。里面不分文科或理科,聚集了各个领域的研究者,这个论坛的名字就叫‘巴别塔的图书馆’。”

“哦,是聚集起来一起在做某件事情吗?”

“并不是这样,人家有时会闲聊,有时会谈论专门领域的话题,另外还有认真讨教论文内容的聊天室。说实话,刚刚那个文章浓淡模式分析程式的演算法,我基本上都是在这个论坛得到提示才做出来的。因为这里有很多比我还厉害的人物呢。”

茶水会称赞他人是很难得的事。他算是相当有自信的人,而且在我看来,他拥有与自信相符的实力。实际上他的成绩是全学年第一名,研究所的考试也是轻松过关。而这里竟然有很多能让茶水也不得不佩服的人,只能说世界真的很大。

“光是来这里就能接触到最先进的事物,相当有意思喔。不过也有不少带有犯罪气息的讨论啦。”

“果然是这种论坛啊……也就是说,这个论坛里会有很多题材罗?”

“这样说也没错,但重点是这里有符合你的期待、相当不得了的人物。”

“哦?”

“登入这个论坛时,系统会自动赋予你一个ID。”

茶水指着画面一角,那里显示一组乱数组成的英数字串,那似乎就是个人ID。

“因为是暂时的ID,每次登入都会改变,但总之每个人都会有一组ID。不过,这里也存在几个没有ID的人物。”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骇进来的。”

“这个系统很脆弱吗?”

“以前可能很脆弱,不过第一次遭人入侵时,建构‘巴别塔’的优秀工程师们就集合起来认真地改良了整体系统。但是立刻又被攻破,所以再度改良,又再度遭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工程师们汇聚自己最精华的技术编写防火墙,然后被攻破,接着重新编写。随着这个循环不断上演,‘巴别塔’的防火墙系统也进化成足以称为世界上最牢固的等级,甚至有人说这里比美国国防部更难突破。”

“还真是厉害。”

“然而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依然有七名没有ID仍在论坛打滚的人物。这可是有着超强技术的七个人喔。因为这七个人身为骇客的技术实在过于厉害,反而成为其他研究者崇拜的对象,是‘巴别塔’中最有名的人物。平时几乎不会看到他们,但他们偶尔会突然现身参加研究者问的专门讨论,仿佛只是来聊天一样提出超强的点子后又消失。”

“简直像是小说角色的人物……”

“很引人注目吧。只有这七个人可以用固定的使用者名称代替ID自称,或着该说是擅自这样自称吧。分别是‘answer answer;最后的解答者’、‘beaver eater;喰水獭者’、‘copper water;红水’、‘December ever;永恒的腊月’、‘error over;失败失败’、‘fever cover;正派人’、‘gutter keeper;0分大游行’这七个人。”

“这是什么轻小说的设定啊!”

根本是轻小说,完全是轻小说的取名品味。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这种国高中生倾向的人们真的没关系吗?周围没有人跟他们说不要取这种名字吗?

“而且beaver并不是水獭吧……”

“似乎是因为他以为beaver是水獭喔。”

层次突然就降低了,虽然那些明明是拥有超强技术的人们。

“其他人的个人资料也不少,像是喰水獭者和永恒的腊月以及最后的解答者是日本人,0分大游行则是英国人……另外正派人是A型蛇夫座。”

“还真是容易相处的一群人……”

“如何?很有冲击性的参考资料吧?”

如果参考这些人,我就非得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出版分类了。

超完美小说家培育法》_第一章_读者_第五节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超完美小说家培育法第一章_读者_第五节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