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突破缅北的鹰_第二十四章 八莫之四

萨苏
中国历史
总共31章(已完结

突破缅北的鹰 精彩片段:

第二十四章 八莫之四

日军形容对八莫的救援作战最初进展顺利。

在日本《太平洋战争证言系列·第十期悲剧的战场》中,记述了这段战斗:

“九日天未亮的时候,狼(第49师团——笔者注)的炮兵突然发起了轰击,炮声震动山谷,此后,手榴弹爆炸声和机枪声充斥了整个战场。

“‘总算是……奇袭成功了!’日本官兵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此后,战线上只能听到友军的炮声和机枪声,敌军(指中国远征军——笔者注)得意的迫击炮炮声几乎听不到。

“十点钟(推测为东京时间上午十点,缅甸还在凌晨。——笔者注),等待许久的报告从第一线传来,菊(第18师团——笔者注)报告突击成功,先头的绪方部队(指挥官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56期——笔者注)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第二线阵地,正在向敌后方的炮兵阵地继续突击。

“说起来,还是第18师团啊,他们毕竟在这里作战良久,已经形成了主场优势,熟悉地形和敌情。此时,支援部队本部里面到处洋溢着‘太好了,太好了’的声音,人们的面部表情也松弛下来。

“龙(第56师团——笔者注)的部队,也经历和中国人千军万马的血战,我们不很担心,担心的是狼师团的进展,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参加战斗。我们爬上左侧的小高地棱线,用望远镜朝战场方向看,发现在我们后方有闪闪的光芒,仔细一看,原来是军官挥舞的战刀反光。这进展有点儿晚了啊,我们暗暗想到。不过,他们也的确在朝前进攻。

“不过,在右翼的龙师团部队让我们解除了担心,这支部队进展顺利,攻占了敌军右侧的高地,从而完成了对中国军队左翼的包抄。”

日军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来是因为他们冒着被中国和美国空军摧毁的危险,使用了雪藏多日的炮兵,使其火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军队在这个方面部署的兵力不足。

日军动用最后可以使用的所有炮兵和宝贵的弹药,大有“打完这一仗,不过了”的思路。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因为八莫如果失守,日军唯一正常的战斗思维,就是尽量保存力量撤出缅北和滇西战场。要撤退,在道路大多被破坏的缅北地区,这些炮弹和大炮都是日军的累赘。日军残存的据点南坎、遮放、腊戍等连成一线,如同一条死蛇,既难以构成相互呼应的支撑点,也无法切实遮断正在迅速向前延伸的中印公路。缅北日军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阻止中国打通国际线路,以避免这个顽强的农业国获得足够的外界工业支援。现在,这个目的无法实现,继续在缅北或者滇西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实际上日军已经开始悄悄地准备撤离,其分散设在平戞等地的守备队,尽管受到的威胁不大,也轻易放弃阵地,向主力靠拢。9月21日,分散部署的日军中最大的一支,从平戞撤离的守军一个步兵大队又一个炮兵中队到达芒友,这一撤离遭到云南远征军的拦截,日军损失不小。但日军出动第49师团的吉田支队,经过激战,才逃出生天。第56师团的主力也从云龙山方向开始后退。

平戞是第56师团在滇西的三大门户之一。另外两个门户,松山和腾越都是经过“玉碎”苦战才易手的,而云龙山是挡在龙陵前面的重要防线。

丢弃平戞这样的重要阵地,从全局来说,这无疑不是好消息。但是在局部战场上,日军可以动用的兵力,使其短时间内作战能力反而增强。

日军同时通过第33军兵器部自制大号手榴弹、代用汽油(可以用来制造焚烧坦克的汽油手榴弹),通过军医部采集草药解决治疗伤病问题。这些都短暂地提升了日军的战斗力。

作品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有三次被日本人叫做“玉碎战”的,也就是日军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即腾冲战役、松山战役和密支那战役,而这三次战役,全部发生在中国驻印军归国之战中。

1943年底,中国驻印军从印度雷多出发,开始了打通中印公路的缅北之战。旅日学者萨苏,首次利用大量日本史料,与中国、美国史料相对照,在《突破缅北的鹰》一书中全景展现了这一场历时400多天、跨越1600多公里的归国之战的全过程,清晰再现了从新平洋、拉加苏、胡康谷口、打洛、孟关、瓦鲁班、英帕尔,到密支那、松山、龙陵、八莫、芒友,每一次战役的攻防和战场细节。

以“敌人之眼”描述了这支抗战时期被称为“天下第一军”的孙立人统帅的“蓝鹰”部队,如何与日军六个师团交手,歼灭号称“丛林之王”的18师团主力,重创三个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作者文笔灵动诙谐,将一段沉重激昂的战争史,鲜活形象地呈现给了读者。

作者:萨苏

标签:萨苏突破缅北的鹰历史战争二战中国远征军

突破缅北的鹰》最热门章节:
1主要参考书目2外二篇 永远的“林旺爷爷”——一头大象的故事3外一篇 御虎:中国远征军装甲部队作战纪实4第二十五章 芒友5第二十四章 八莫之四6第二十三章 八莫之三7第二十二章 八莫之二8第二十一章 八莫之一9第二十章 龙陵10第十九章 密支那——松山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