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易中天中华史19·风流南宋_第四章 宋词韵味 五、幸亏还有辛弃疾

易中天
中国历史
总共23章(已完结

易中天中华史19·风流南宋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宋词韵味

五、幸亏还有辛弃疾

苏轼之后除了秦观,还有贺铸。

我们在《大宋革新》中曾经说过,才华横溢的贺铸是因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名句,而得到“贺梅子”之雅号的,吟风弄月并不输晏殊和秦观,比如: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1☽

这首词写的是荷花。荷花夏天开放,秋天花瓣脱落以后就结出莲子。莲子很甜,莲心却是苦的。然而“红衣脱尽芳心苦”却未必只是写实,因为贺铸的内心也很苦。豪侠任气的他一直都有报国之情,却不能得志。因此他的词作就不仅限于浅斟低唱,也会有逼近苏轼的豪雄之气,比如: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2☽

可惜这只是个案,贺铸词还是风花雪月居多。

真正的雄风也只能来自辛弃疾。

辛弃疾比苏轼还要苏轼,比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永遇乐》词,是辛弃疾以六十六岁的高龄在镇江知府任上所作。如果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只是开闸放水般地倾泻了万丈豪情,那么辛弃疾这首《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几乎直截了当地宣布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是坚持抗金又反对冒进。这是通过一系列的典故表达的,包括赞扬在镇江抵抗曹魏的孙权和成功北伐的刘裕,批判好大喜功的刘义隆,还提到饮马长江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老当益壮的战国名将廉颇。尤其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就更是对自己当年参加抗战的回顾。

下面这首也是同样的情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品简介:

靖康耻,风波狱;临安风,崖山雨。命运多舛、半壁江山的南宋,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大帝国。海外贸易覆盖欧亚非,程朱理学影响元明清,词的境界和韵味更是臻于,苦难而风流的时代一言难尽。

作者:易中天

标签:易中天中华史中国历史文化人文

易中天中华史19·风流南宋》最热门章节:
1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2第四章 宋词韵味 六、李清照及其他3第四章 宋词韵味 五、幸亏还有辛弃疾4第四章 宋词韵味 四、秦观的价值5第四章 宋词韵味 三、苏轼的意义6第四章 宋词韵味 二、词的境界7第四章 宋词韵味 一、词的形式8第三章 理学是非 六、从江湖到庙堂9第三章 理学是非 五、谁迷心窍10第三章 理学是非 四、天理与人欲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