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_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3、闽赣省委书记下落不明

熊敏汤静涛
中国历史
总共53章(已完结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 精彩片段:

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3、闽赣省委书记下落不明

宁化,是中央苏区境内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小城。一条溪河从城中缓缓流过,把小城分成两半。溪河上一座别致的拱桥连通着这城区两半。溪河的岸边坐落着一尊古塔,这古塔也不知矗立了多少年。

1934年8月间,宁化城突然异常热闹起来,城内穿军服的人明显增多了,来来去去,十分忙碌。原来,闽赣省委、军区机关转移到了这座苏区小城。

1933年秋,蒋介石纠集了五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闽赣省处于最前线。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节节失利。闽赣省北部的闽北分区、信抚分区相继丢失,闽赣省工作重心不断南移。省委、军区机关驻地也几经搬迁,1934年8月又转移到了宁化城,现就设在河边的几所大民房里。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大片苏区失守,中央主力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从此,闽赣省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10月17日,一道电波从于都传到了闽赣省委书记赖作昌、省军区司令员宋清泉的手中。这是中央和军委给闽赣省委下达的最新指示,说:在新的战略之下……闽赣党和军区应独立地坚持领导斗争,它目前的总任务是组织和武装广大工农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仅各县要建立独立营,实现有独立团,每区建立基干游击队,……还应……吸收广大群众参加游击战争,胜利地保卫闽赣苏区。

很明显,当时的中央和军委已经意识到了闽赣苏区的严峻形势,比较及时地指示他们进入游击战争状态。

接到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后,赖昌作、宋清泉立即对军区所属武装进行了整编,将建宁、泰宁、泉上、宁化、彭湃、清流等县的独立团、营,闽中独立团,泉上、归化军分区和省军区直属部队编为闽赣第十二、十六、十七、十八四个团,各县则建立了基干游击队。同时,确定:第十七、十八团在归化、清流、宁化一线阻击敌军第五十二师,第十二团在建宁、泰宁抗击进犯敌军,各地游击队则配合主力部队攻敌侧翼和扰敌后方。

然而,把持军权的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枯,参谋长徐江汉等人并未认真贯彻中央和军委10月17日的指示。

宋清泉,江西瑞金人,店员出身。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项英(一说彭祜)的警卫员。1934年8月调任闽赣军区司令员,当时才20来岁。他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不懂军事,但此人能说会道,口才十分不错,因而在军中还有点威信。

彭祜,湖南宜章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参加湘南暴动,随着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1933年秋,调任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闽赣省委委员、政治保卫局委员。这个人擅长做群众工作,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军中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徐江汉,湖北襄阳人。1927年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中任职,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红军学校第五期上干军事班学习。1934年8月间,调任闽赣军区参谋长。此人十分骄横、奸滑,军阀作风严重,看不惯当时农工出身缺乏战斗经验的省一级领导人,也瞧不起工农群众。

此等三人牢牢地控制着军区的大权。他们无视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继续奉行“左”倾军事路线,面临强敌的猛烈攻击,他们仍命令部队“备足粮食,坚守城池”,与优势敌军打硬仗,拼消耗。因此,闽赣苏区损失惨重,恶讯不断传来:11月27日,清流县城失守。

12月2日,宁化县城失守。闽赣省武装和机关转入艰难的游击斗争。

作品简介:

本书描写了红军长征前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曲折、艰辛、悲壮的历程。

作者:熊敏 汤静涛

标签:熊敏汤静涛残阳如血长征红军历史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最热门章节:
1后记2第十一章 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 5、九路突围,留下一串串血路3第十一章 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 4、危急时刻,遵义传来一道电波4第十一章 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 3、惨败面前,项英终于实行战略转移5第十一章 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 2、10月10日,陈毅才知道“大转移”的秘密6第十一章 中央苏区惨烈大突围 1、项英,唯一留下来的中央政治局委员7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5、湘赣省委仅剩下了谭主席8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4、湘鄂赣军区司令员惨遭毒手9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3、闽赣省委书记下落不明10第十章 红旗,一面面倒在血泊中 2、福建军区政委、司令员双双捐躯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