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_北洋称雄 第六章 直皖大战烽烟起

江城
中国历史
总共26章(已完结

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 精彩片段:

北洋称雄

第六章 直皖大战烽烟起

渐渐成形的粤军

当北方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南方的孙中山、汪精卫、蒋介石为何如此平静?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的良机吗?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孙中山甚至与段祺瑞达成了和平协议,他要为闽南“护法根据地”赢得一个和平的外部发展环境。

孙中山在革命了数十年之后,终于悟透了一个道理:要想赢,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所以他很在意那支在名义上听命于自己的部队——粤军。尽管从本质上看,粤军还是一支雇佣军。

自从1918年下半年,陈炯明、许崇智、蒋介石等人率领粤军在福建南部成功开辟了一块拥有二十六个县的“护法根据地”之后,陈炯明便在孙中山一个接一个的命令或建议下,一边扫荡被击溃的北洋军残部,一边利用并不充裕的经费——孙中山的金钱支援和地方上缴的税收大肆扩军,终于将原本人数不满五千的部队扩编成两万多人的两个军。

回首当年靠几十上百人的会党跟数十倍于己的清军干仗时的惨不忍睹,来自粤军的这些变化是非凡的,是可喜可贺的。

但问题是,孙中山对这支军队的司令陈炯明不太满意。

陈炯明虽说是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老同盟会会员,但并没有宣誓效忠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而且陈先生并不信仰三民主义,至于他信仰什么,下文再说。

所以孙中山对他并不放心,要不是陈其美死得早,司令的椅子肯定轮不到他坐。因此,孙中山派了四个人去分陈炯明的权,他要掌控这支部队。这四个人就是之前提过的邓铿、朱执信、许崇智和蒋介石。

邓铿有领导才能,但过于方正。

朱执信革命斗志旺盛,但过于勇猛激进。

许崇智能力还行,但革命斗志不甚昂扬。

至于蒋介石,才能自是四者之中最高,但过于意气用事。

作品简介:

这是一套关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全面解读晚清、共和、抗战的长篇历史力作。

作者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1840~1945这一百年间的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

第二部《共和》着重描述了1911到1925年前后,以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为代表的北洋势力和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首的革命势力为推动中国走向何方而先合作后斗争的故事。

重点关注了辛亥革命为什么可以成功、宋教仁被刺案的真相、推动清王朝倒掉的北洋势力从内斗走向灭亡以及革命派为理想中的共和国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不同群体在那个时代的不同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媒体推荐

●这本书,很有意思。

——央视著名主持人阿忆

●以别样的视角读一读这样的书,或许,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平静我们的心灵,会有好处。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记者詹国枢

●本书历史材料非常丰富,对历史事件的反映客观充分,并且对不少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做了梳理、研究和探讨。

——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副总编杨跃进博士

●此书内容丰富,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明了,足见作者花费了很大功夫。

——社科院专家马平安博士

作者:江城

标签:江城历史深处的民国历史民国近代史

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最热门章节:
1北洋称雄 第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2北洋称雄 第十一章 创纪录的惨烈——直奉大决战3北洋称雄 第十章 黄埔!黄埔4北洋称雄 第九章 孙文寻枪,国民党起5北洋称雄 第八章 乱战中国6北洋称雄 第七章 广东风云7北洋称雄 第六章 直皖大战烽烟起8北洋称雄 第五章 五四狂飙9北洋称雄 第四章 大家一起来护法10北洋称雄 第三章 皖系当国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