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如果这是宋史(陆)·后改革时代卷_第十三章 这是强人手段

高天流云
中国历史
总共22章(已完结

如果这是宋史(陆)·后改革时代卷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这是强人手段

有这样的能力,再加上这样的品格,司马光居然熟视无睹。他的眼光在哪里?他巨大的史学知识在哪里?说到这一点,更让人无语的事还在后面。

免役法废除之后,青苗法、将官法迎刃而解,司马光在国内举世无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可是他非但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唉声叹气。他苦闷啊,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话——“西夏未服,吾死不瞑目。”

此言一出,新、旧两党人士都有深深共鸣,从太宗时起到神宗一生,都被西夏拖得筋疲力尽,这是大宋近百年的无解毒瘤了,司马相公终于要对它动手了!

但是怎样操作呢?四位皇帝无数能臣都搞不定的事,司马光会有什么好办法?事实胜于雄辩,司马光给出的答案惊天动地,事先谁也想不出来。

之所以会和西夏人恶化到现在的地步,都是王安石惹的祸,那么解决的办法也简单。把熙宁、元丰年间历次战争所得到的好处都还给西夏人不就得了嘛。比如米脂、浮图等四座城寨,恢复与西夏的榷场继续做买卖,至于每年的赏赐当然更不能少了,一切都以仁宗、英宗时代的待遇看齐……

这样的开价让西夏人疯了,宋朝人很怪耶!这是真的吗?!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了。接下来他们就看到了宋朝人的诚意。四座城真的还回来了,赏赐什么的也全数送来,至于回报,宋朝只要求西夏像从前一样称臣,每年写点格式标准的拜年信。

西夏人实在过意不去了,想了想,这样吧,我们也厚道些,把永乐城之战中抓到的几百个俘虏还给宋朝吧。如此这般,司马光终于安心了,拿着西夏人送来的称臣报表,他向全国宣布,西夏被我们征服了——!!

兴奋之余,司马光意犹未尽,他想起来王安石当政时期,好像还打下了一大片土地,现在叫什么熙河路。做人要诚实,要还一起还,把这个也还给西夏吧。

这时有人终于忍不住了,拿张地图给他看。告诉他你要死快死,别再说胡话了。看清楚喽,这片地原来是吐蕃人的,跟西夏人没关系。再看看地理位置,真要还给西夏,宋朝就被合围了!

啊,这样吗?

司马光勉强提起精神看了看,那好吧,熙河就留着吧。

以上的事件单纯地来看,已经让人忍无可忍;如果结合起历史来讨论,才会明白司马光此举有多么的险恶自私。

他是历史大宗师,远在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都如数家珍,那么中唐时期的事情会不知道吗?说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哀,历史,一直是中国人所自豪的位面,可是曾有位外国人一句话就把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自豪抹杀了。

黑格尔,他说中国古代是没有历史的,每一个朝代都只是单纯地重复,甚至发生的事件都不断地雷同。远不如欧洲,有原始、奴隶、封建等社会形式,进化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作品简介:

王安石不同于一般文人,他也是政治家,他在改革变法时又狠又猛,所以他走了以后,神宗过得比较惬意,完全是陌上花开缓缓归。

南宋有个著名的大学者叫朱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评价王安石退出政坛后的神宗时代,用的字眼极其恶毒,叫“满朝皆废物”。想那神宗能不停罢相,力挺王安石许多年,怎么可能身边没有人才,全是废物呢?

这,恐怕得问司马光了。司马光的顽固和别人不一样,像苏轼等人只是反对王安石用人不当或做法不等,并不是反对变法。但是这老头儿就是坚决鉴定地反对王安石。司马光和王安石很像玩跷跷板。司马光上台,就把王安石的党羽清干净;王安石上台,又把司马光的党羽清干净。两个很优秀的文人,就在政坛上玩“文人相轻”。

比起司马光的起起落落,苏东坡就显得特别倒霉蛋。好多人都觉得苏轼是一夕蜕变,名垂千古。倘若苏轼只做个文人,成就真是不得了。可惜北宋岳飞出世之前,貌似都是文官,真是文而优则仕。进入仕途的东坡先生是两边不讨好,王安石也不待见他,司马光也不待见他,导致他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

北宋的后改革时代,整个宋朝都坠入一个苛刻、残酷、恶毒、不讲情理的梦魇之中。在满朝皆废物的官场中,官员们要想生存,看似简单,实际上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连宋神宗的脾气,他们都未必摸得准。

作者:高天流云

标签: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后改革时代卷宋朝

如果这是宋史(陆)·后改革时代卷》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二章 与弗取,反受其咎2第二十一章 同文馆之狱3第二十章 太后英明4第十九章 熙河军姚雄5第十八章 西线百年第一人6第十七章 何以清算,唯有凶残7第十六章 高滔滔摆乌龙8第十五章 毁灭北宋的种子9第十四章 圣人PK文豪10第十三章 这是强人手段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