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贞观政要_辨兴亡第三十四

吴兢
国学古籍
总共41章(已完结

贞观政要 精彩片段:

辨兴亡第三十四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 :“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 :“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 太宗曰 :“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

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 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 :“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

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 :“天道福善祸淫,事犹影响。

昔启民亡国来奔,隋文帝不吝粟帛,大兴士众营卫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强富,子孙不思念报德,才至始毕,即起兵围炀帝于雁门。及隋国乱,又恃强深入,遂使昔安立其国家者,身及子孙,并为颉利兄弟之所屠戮。今颉利破亡,岂非背恩忘义所至也?”群臣咸曰 :“诚如圣旨。”

贞观九年,北蕃归朝人奏 :“突厥内大雪,人饥,羊马并死。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人情大恶。” 太宗谓侍臣曰:

“观古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公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为, 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久矣?” 魏征进曰:

“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 :‘吴先亡。’文侯曰 :‘何故?’克曰 :‘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太宗深然之。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征曰 :“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齐主若为优劣?”征对曰 :“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愞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作品简介: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政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贞观政要》一书,是用记叙君臣问答的形式,将贞观年间最主要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定过程分类编排,而把重点落在用贤纳谏上面,简明精当,发人深省。

作者:吴兢

标签:贞观政要吴兢

贞观政要》最热门章节:
1慎终第四十2灾祥第三十九3畋猎第三十八4行幸第三十七5安边第三十六6征伐第三十五7辨兴亡第三十四8贡赋第三十三9赦令第三十二10刑法第三十一
更多『国学古籍』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