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_第一篇 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 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石磊
战争军事
总共60章(已完结

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精彩片段:

第一篇 朝鲜内战爆发的原由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众说纷纭。

如果仅从6月25日那天发生的事件来看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不恰当的。

“六二五事件”只是一个表象。

一、朝鲜南北的分裂,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考虑战后对朝鲜实行托管,作为使日本的这个殖民地最终获得独立的准备阶段。

1942年11月,罗斯福称,朝鲜应经过“战后的一段训练时期,以最终获得独立主权”。1942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称:

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表示“完全赞同开罗宣言和它的全部内容”。罗斯福在会后说,斯大林曾对他说:“朝鲜人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他们应置于40年的监护之下”。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向斯大林提出建议,战后由美苏中三国联合托管朝鲜20至30年。斯大林同意托管,但认为“托管期愈短愈好”。

随着日本的一步步失败,到1945年夏,如何进占朝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杜鲁门曾考虑美国抢先单独占领朝鲜,但考虑到减少美国人的伤亡,有必要让苏联在朝鲜半岛对日作战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美国最后还是决定美苏两国军队分区占领。当时美国政府还认为,美国承担占领朝鲜的全部责任将影响它控制其他更重要地区的能力,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时,美国也不愿让苏联单独占领朝鲜,因为“一个苏维埃化的朝鲜很可能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地位”。

苏联参战后,苏联红军从中国东北迅速进入朝鲜,而美军尚在距朝鲜有600英里之遥的冲绳。如果不赶快与苏联就各自的管辖范围达成协议,苏联红军可能很快横扫朝鲜半岛。

8月10日至11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国务院的代表主要从政治方面考虑,提出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地往北推移。但是后来在朝鲜战争期间任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手头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该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的地方推进会有困难”。

经过商讨,会议提出北纬38度线为美苏两国军队的临时界线。这条界线将朝鲜人口的三分之二和旧都汉城包括在美军管辖范围内,对美国有利。

8月15日,杜鲁门将关于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第一号总命令”通知斯大林,其中规定三八线以北的驻朝日军向苏军投降,该线以南的驻朝日军向美军投降。第二天,斯大林复信同意这一安排。斯大林对此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令腊斯克等美国官员感到惊讶。斯泰克在《走向对抗之路》一书中分析道:

或许他(斯大林)仍然希望参加对日本的占领,把在朝鲜问题上对美国的让步当作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手段。此外,他还很可能把这条界线解释为在朝鲜半岛上划分势力范围的持久分界线。在19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日本曾协商将38度线作为它们势力范围的可能的分界。

作品简介:

本书纪录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包括朝鲜内战爆发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清川江上的大鱼、志愿军攻克汉城、从战役到谈判、血战上甘岭声势浩大的反登陆、最后的决战、凯旋在1958等内容。

作者:石磊

标签:石磊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军事

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最热门章节:
1第十篇 凯旋在1958 四、朝鲜人民盛情欢送志愿军2第十篇 凯旋在1958 三、志愿军部队全面撤军3第十篇 凯旋在1958 二、日内瓦会议不欢而散4第十篇 凯旋在1958 一、停战后的协定5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八、狠打伪军,促进停战6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七、重点打击南朝鲜军7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六、提前发起夏季反击战8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五、以打促谈,金城战役的发起9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四、中方的让步促使谈判结束10第九篇 最后的决战 三、惨无人道的行径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