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_第三十二章 平津战役: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17、盘点

姚有志李庆山
战争军事
总共404章(已完结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三十二章 平津战役: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17、盘点

平津战役共歼灭敌1个兵团部、1个警备司令部、5个军部、25个师,歼敌27万余人;和平改编1个“剿匪”总部、2个兵团部、8个军部、25个师,和平改编25万人。以上两项合计共1个“剿匪”总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总人数52万余。解放军伤亡39000余人。这一巨大胜利,使华北地区除归绥、太原、新乡等少数据点外,基本上获得解放。这对于全国革命形势,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除太原、新乡、安阳等几个孤立据点外,其余均获解放。华北解放区与东北、西北、华东、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强大巩固的后方,为下一步向全国进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北平、天津这样的“头等城市”的解放,不仅为发展解放区经济以支援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影响,而且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定都北平准备了条件。3月25日,毛泽东等人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迁到北平,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时期已基本结束,最后夺取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中共中央在2月2日贺平津解放电中指出:“华北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连同东北、华东、中原、西北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南方人民游击战争的胜利在一起,已经奠定了人民解放斗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国民党反动政府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已经陷于四分五裂动摇崩溃的绝境,除了彻底接受中国共产党所提出,而为全国人民所拥护的八项和平条件,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北平的范例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平以外,它就将彻底地被歼灭。”(中共中央《贺平津解放电》,1949年2月3日《人民日报》)

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及其后形成的“绥远方式”,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原则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发展,成为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全中国的胜利进军中,解决国民党军100多万残存部队的基本方式。这对于进一步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品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是靠着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战争中,解放军使用的大部分武器,依然是红军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一部分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而国民党军使用的主要是美式装备和100万投降日军交出的大批现代化武器,包括900多架轰炸机和战斗机,100多艘军舰,数以万计的大炮、坦克等。解放军在战初仅有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军66万余人,国民党军则有430万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3.4:1。解放军就是凭着这样的力量,在800多次主要战役战斗中,共歼敌807万余人,解放了除台、澎、金、马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本书选择并记叙了解放军在3年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40个重大战役,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对主要以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为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而展开的生死大搏杀。通过这40个大战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由少变多、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城市、据点、山头、村寨、江河湖海前仆后继、顽强拼杀的壮烈情景,在第二条战线上斗智斗勇、策敌倒戈的精彩片断,特别是比较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导演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决战的高超智慧,前线将帅服从全局、果断决策、灵活指挥、身先士卒的动人情景……

作者:姚有志 李庆山

标签:姚有志李庆山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历史纪实军事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40大战役》最热门章节:
1第三十七章 漳厦金战役: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 1、蒋介石亲自部署漳厦金地区防务2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11、盘点3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10、游击队的有力配合4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9、陈伯钧副司令员的“三个想不到”5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8、“钢军”的末日6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7、激烈而残酷的黄土铺战斗7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6、我1个普通师对敌4个精锐师8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5、林彪突然叫停9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4、白崇禧中了蒋介石的“魔法”10第三十六章 衡宝战役:典型的速决运动战 3、敌军寄予厚望的作战计划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