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第三野战军_第四篇 粟裕遥指京沪杭 第十七章 血战上海

柳江南罗英才胡兆才
战争军事
总共23章(已完结

第三野战军 精彩片段:

第四篇 粟裕遥指京沪杭

第十七章 血战上海

陈毅说,打上海打的是政治仗

三野主力集中在苏州、常州,正准备解放上海,不料接到中央军委来电,命令他们推迟解放上海。中央军委在电报中说,在进攻上海前,必须组织部队学习政策和接管事项。要充分做好占领城市的精神准备和组织准备工作。只要汤恩伯不走,就应如此。

其实,中央早就对解放上海做了充分的酝酿和筹划。

早在淮海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央召刘伯承、陈毅来到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西柏坡。他们所关注的不是渡江的问题,而是渡江后如何接管京、沪、杭的问题。毛泽东对陈毅说:“上海解放后,我们想请你担任上海市市长,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陈毅思考了很久,一时没有明确回答。陈毅的这种态度,是大大出乎毛泽东的意料的。在毛泽东的印象中,陈毅是个一向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在党的嘱托面前从不退缩的同志。南昌起义在潮汕失败,部队濒临危境,陈毅面对险境,极力支持朱德,保存并巩固了部队,使这支红军的主力在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红军主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前,中央要他留在江西坚持斗争。陈毅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没有跟随主力长征,留下来领导南方斗争,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皖南事变后,他又一次临危受命,担起新四军代军长的重任,和刘少奇一起,力挽狂澜,发展壮大了华中抗日力量。陈毅是个说话办事极为爽快之人,这次为什么一反常态?

毛泽东睁着迷茫的眼睛,望着这个既熟悉又突然觉得陌生的人,静候他的解释。

陈毅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说道:“请主席考虑,是不是让刘、邓的二野进驻华东、上海,我们三野最好到大西南去。”

陈毅这一说,毛泽东更不理解了。陈毅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陈毅认为,从1947年7月千里挺进大别山后,二野牺牲自己局部的利益,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在大别山进行了极为艰苦的无后方作战,不断消灭敌人,二野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野的牺牲,为三野更多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淮海战役中,二野在严重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担负起关键性的严酷的战斗重任。二野和三野始终如亲兄弟一样,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陈毅对刘、邓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同志感情。上海毕竟是大城市,各方面条件比较好。这次,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由他担任上海市长,他首先想到的是让二野去大上海,这是可以理解的。

毛泽东将陈毅的意思告诉刘伯承后,刘伯承说:“我已和小平交换过意见,我们对西南更为熟悉。三野的前身是新四军,他们来自华东,文化人比较多,留驻华东对全局更为有利。”刘伯承说得十分中肯有理。

党中央进驻北京后,毛泽东就陈毅任上海市长一事,征求过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他们对陈毅早有耳闻。1939年,陈毅的文章《茅山一年》和“脱手斩得小楼兰”的诗篇就已广为流传;1945年,柳亚子先生曾赋诗赞陈毅曰:“兼资文武此全才。”所以,当毛泽东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拍案叫好,异口同声地说:“此儒将出任上海市长,稳得住华东局面!”

陈毅虽然极力想“孔融让梨”,“梨子”却没有让掉,只好服从中央命令,接过了解放和接管上海的重担。

市长问题解决后,中央开始了一系列的组织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看起来非常烦琐,但对解放上海、接管上海是很有意义的。

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毛泽东便召集了一个座谈会。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央提出了华东局新的人事安排。

作品简介: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将一直以来打游击战的小股部队,改编成比较正规的大规模作战集群,其中经常担任战略级作战任务的,有四大主力(四大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是编制最庞大的威猛之师,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名将带领下,经历了长江、上海、厦门、长山列岛、舟山群岛等水战,牺牲11万人,歼敌245万。

作者:柳江南 罗英才 胡兆才

标签:柳江南罗英才胡兆才第三野战军四大野战军军事历史战争革命史

第三野战军》最热门章节:
1第五篇 福建沿海,多是水战 第二十二章 保卫东山岛2第五篇 福建沿海,多是水战 第二十一章 解放舟山3第五篇 福建沿海,多是水战 第二十章 金门失利4第五篇 福建沿海,多是水战 第十九章 计取漳厦5第五篇 福建沿海,多是水战 第十八章 张开罗网取福州6第四篇 粟裕遥指京沪杭 第十七章 血战上海7第四篇 粟裕遥指京沪杭 第十六章 雄师飞渡8第三篇 淮海大战 第十五章 大决战9第三篇 淮海大战 第十四章 两个包围圈10第三篇 淮海大战 第十三章 徐东喋血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