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_第二十八章 民生政治时代来临 三、当幸福成为国家意志

洪向华
政治经济
总共129章(已完结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 精彩片段:

第二十八章 民生政治时代来临

三、当幸福成为国家意志

来自高层的信息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说到底是要把社会各类矛盾加以协调,使各类冲突得以缓解,从而使中国的社会能在现有的基本制度构架内继续健康快速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解决和改善影响到社会生产力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政治取向。

2002年12月,距离中共十六大闭幕仅20天,新当选的胡锦涛总书记就冒雪来到共和国的“发祥地”之一西柏坡村。在那里,他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很显然,这3个“为民”的核心是一个“民”字。

和困难群众一起在炕头包饺子、和艾滋病人亲切握手交谈……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次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关心民间疾苦,使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倾心关注,看到了党和政府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的坚定意志,看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治国理政的新气象,更看到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希望。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从国务院出台文件维护农民工权益到免除农业税,从解决9年免费义务教育到建立低保制度,从着手建立两亿多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到采取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两会”新气象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要上演“春天的故事”。而2007年的春天,主题词是“民生”。2007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遇到了媒体记者这样的提问:会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回答,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应“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谈到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艾青的一句诗,也令人印象深刻:“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过去每谈到政治,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一些宏大的议题,例如国家稳定、政党之争、国防外交等。而民生问题,似乎不过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小小的附属品。如今,“民生”正成为最为炙手可热的主题词。“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民生,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民生,而普通公民也不断通过网络、公开信和媒体讨论等方式参与进来。很多不同的意见都被公开提出,这些意见又不断地被代表、委员和媒体所吸纳,充实进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中去。种种变化都意味着,中国的政治主体不再只限于政府官员,而是有更多的利益阶层和群体可以参与进来。从医疗保险到乡村教育,从养老保障到依法维权,甚至具体到“体检结果不应随意公开”“建议银行取消查询收费”这些过去似乎不值一提的话题,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媒体所津津乐道的主题。众多民生议题以如此密集而公开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旗帜下,其展现的不仅仅是民生话题本身,还有民生问题决策过程的新特征。这种新气象预示着,一个民生政治时代已经到来。

其他的佐证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成为各地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2007年,南京计划力争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万人次;重庆在2006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0多亿元的基础上,2007年的投入预计增加18%,其中,将投入1亿多元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已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河北省任丘市“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全市农民已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13个村全部通了公交车;内蒙古传统农业大县达拉特旗扶持贫困人口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0%……作为民生政治时代到来的一个佐证是,许多研究机构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指数排行榜,开始对各地人民生活幸福与否进行量化的评价。

为了与国家共同分担民生目标的压力,一些“另类”的和谐力量也正在激活——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维权组织、自律协调型组织、“草根”组织等非政府社会组织正在成长。

民生问题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和谐之本、和谐之源。构建和谐社会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也是检验执政党自身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正如胡锦涛说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中得到实惠,才能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作品简介:

国家命运如人的命运,紧要处只有几步。本书选取了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影响中国命运、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以更多的细节讲述,对中华复兴这一历史脉络作了追溯梳理,勾勒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线性轨迹。在故事性叙述的基础上,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和解读,包括对大量解密档案的运用,力求使读者全面了解历史真实,感悟历史规律。

随着十七大的即将召开和央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的热播,探寻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成为近期图书市场一大热点。本书是“复兴”类书中少有的以全景式故事叙述为主要展开手法的书目,充满细节,可读性强。

本书选取了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命运、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叙述,清晰勾勒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买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线性轨迹。全书在唯物史观框架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选用和整理,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和解读,其中不乏对新闻公报和部分解密历史档案的运用,力求使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历史真实,并透过具体事件,感悟历史规律。全书在立论、取材和叙述风格等方面,力争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写历史事件而不沉闷,写政治理论而不枯燥,写哲学思辨而不说教,体现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对实践的参考价值。

作者:洪向华

标签:洪向华政治中国历史历史

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八章 民生政治时代来临 二、构建和谐社会2第二十八章 民生政治时代来临 一、全民奔小康3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六、解读4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五、中部崛起政策出台5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6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三、西部大开发7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二、经济特区“先走一步”8第二十七章 区域隆起 一、激情“大三线”9第二十六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解读10第二十六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挑战与突破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