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_第四部 1938-1948:抗战与挣扎 第十六章 1938年:怪乱的“孤岛”

吴晓波
政治经济
总共24章(已完结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 精彩片段:

第四部 1938-1948:抗战与挣扎

第十六章 1938年:怪乱的“孤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1938年

1938年的上海被称为“孤岛”,这是一个十分贴切的隐喻。

上海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七大城市,人口仅次于柏林、伦敦、莫斯科、纽约、巴黎和东京。在1937年底的保卫战中,城市遭到毁灭性的重创,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在《上海歹土》一书中认定,“上海乃是二次大战中第一个被摧毁的世界大都会。”据《申报年鉴》记载,当时有4998家工厂、作坊的设备被毁坏,上海丧失了70%的工业能力。大量难民涌进只有10平方英里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致使人口从150万猛增到400万,数万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在最寒冷的冬季,上海街头发现了1.01万具尸体。

自战事爆发后,杨树浦、闸北、沪西、南市一带均被日军占领,但黄浦江沿岸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却遭包围而还未被进占,市政之权仍操在租界的工部局手中。这一区域,对外交通继续畅通,对内商贸也逐渐恢复,进出口完全自由,所有交,每易形成自由商业市场,遂成一特殊的“孤岛”,其范围包括东至黄浦江,西至法华路(今新华路)、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北至苏州河,南至肇家浜路的地区。著名的民国记者陶菊隐记录道,“苏州河一水之隔,一边是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每当夜幕降临,租界内彻夜通明的电炬,透过幽暗的夜空,与闸北的火光联成一片,映红了半边天。”这一状况维持了四年之久。

就这样,所有的人们都被困在一个“孤岛”上。“岛”的面积只有机枪子弹的射程那么大,而危机却象东海般的浩瀚可怖。整个上海城的日常生活都处在极其颓废的状态,即使是暂时掌握着权力的那群人,也会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根本不值得期待。所有的理想都显得那么的虚妄,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

在这么一个充满了末世感的怪乱世界,每个人——包括企业家们却还不得不展开自己的生涯。

出乎很多人的猜想,孤岛时期的上海工商经济并不是萧条疮痍,而竟有过一段空前的畸形繁荣时期。

就在炮火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繁荣的幽灵居然在废墟和尸体上很快复活。到1938年底,租界内恢复生产和新建的工厂总数达4700多家,超过战前两倍以上,在1939年,又新设工厂1705家。其中,传统的纺织业复苏最为迅猛,据布厂业同业公会调查,至1939年,租界内新设织布、染织及手织厂823家,布机2.32万台,日夜运转每月可产棉布142万匹,而工厂的利润是战前的两到三倍。

这主要是源于下述原因:其一是人口激增,生活资料需求加大,消费品市场也就相应扩大,其二,人口集中又为租界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有利于工业的复工生产,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使原料市场得到刺激。其三,也是最特殊的一点,租界是中国东南沿海惟一的“非战争地带”,人流和商流自然向这里汹涌汇聚,从而激发出别样的热闹。

租界是弹丸之地,所有生产的原料需外来,而所有制成的商品需外出,因此其繁荣完全依赖于亚洲乃至全球政局的变幻。

先看国民政府的态度。上海沦陷后,国民政府当即颁布了《禁运资敌物品条例》,将沦陷区货物出口“概以仇货论”,对国统区物资运沪也予以严格限制。但是,这一政策很快转向,因为大后方经济需要租界工商运作的支持,首先,这里是工业原料和设备进口的惟一合法通道,其次,大后方经济完全服务于战争,以重工业为主体,民生产业十分薄弱,据张赛群在《上海“孤岛”贸易研究》一书的研究,到1941年前后,大后方人口已经由战前的1.8亿急增到2.3亿,所需棉纱须有160万枚纱锭开工生产,而实际运转的纱锭最多时也只有17.5万枚,每年缺少的棉纱和棉布分别为12万件和400万匹,这些物资大都依赖于上海方面的供应。因而,国民政府不久便解释称,凡沦陷区内未受日方利用或控制之出品,如上海租界区域内各国货工厂之出品不能算作日货,仍应准其运销各地。偏据重庆之后,国民政府仍然在上海专设国货运输管理处,主持贸易事宜,并继续对租界供应外汇,继续维持“孤岛”的外汇交易,这使得进口商可以不受外汇配给的限制,自由进口紧缺物资以牟利。

日方对租界经济的放松也出于自己的需要。一方面,中日开战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日本仍与英美维持着外交关系,所以对租界不敢公然攻击,另一方面,日本经济也需要上海“孤岛”的支援,日本是一个战争资源基本不能自给的国家,其重工业所需的石油、铁砂、铜等全数依赖进口,即使棉花、木浆、硫酸等工业原料也大多需要进口。在这种情形下,上海“孤岛”成为日本获取、转运战略物资以及套取外汇的中转市场。日军对租界实行的是“和平封锁”,即只禁止中国船舶的海上交通运输,对第三国船只虽时有阻拦,但并不完全禁止进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进出上海港的轮船吨位中有将近六成属于中日以外的第三国,当然,日本人也知道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挂了外国国旗的中国船只。

作品简介: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作者:吴晓波

标签:吴晓波跌荡一百年商业经济史企业史近代史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最热门章节:
1致谢2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第三十章 1976年:转折的前夜3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第二十九章 1972年:最后的冰期4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第二十八章 1966年:造反与浩劫5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第二十七章 1964年:秘密的三线6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企业史人物 单干专家7第六部 1959-1977:以“革命”的名义 第二十六章 1959年:最苦难的三年8第五部 1949-1958:沸腾的开局 第二十五章 1958年:赶英超美9第五部 1949-1958:沸腾的开局 第二十四章 1956年:“绝种”10第五部 1949-1958:沸腾的开局 企业史人物 工厂798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