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长生殿_长生殿介绍

洪升
古典文学
总共49章(已完结

长生殿 精彩片段:

长生殿介绍

摘自《明清及近代文学概说》 孙静、周先慎

第七章 《长生殿》

第一节 洪升的生平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出身于生活优裕的仕宦家庭,从小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他的外祖父黄机在清初曾任吏部尚书和文化殿大学士。他曾从学于著名学者陆繁绍、毛先舒等人。他学识渊博,又善于作诗、词、散曲,尤其是诗在当时的京师很有名。他曾努力求取功名,但很不顺利。从康熙七年(1668)到北京国子监肄业,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被革去国子监生籍,二十年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有时生计艰难,不得不以卖文度日。他性格孤傲,愤世嫉俗,“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长生殿·徐麟序》)1689年,因在佟皇后丧期内观优伶演唱《长生殿》而遭到迫害,连太学生也不能继续做下去了,便回到钱塘。1704年在浙西乌镇不幸因酒醉落水而死。

洪升的诗集有《啸月楼集》、《稗畦集》、《稗畦续集》。词集失传。剧作有十二种,今仅存杂剧《四婵娟》和传奇《长生殿》二种,其他如《天涯泪》、《青衫湿》、《闹高唐》、《回文锦》、《节孝坊》、《长虹桥》等都没有保存下来。《四婵娟》是四个单折杂剧的总称,分别描写历史上四个著名的才女谢道韫、卫夫人、李清照、管夫人的故事。奠定洪升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的传奇名作《长生殿》。

第二节 《长生殿》题材的演变

清代的戏曲理论家推崇《长生殿》为“近代曲子第一”(焦循《剧说》)。这部作品确是洪升的精心结撰之作。他前后经过十几年时间,三次易稿才最后完成。最早的稿子剧名叫《沉香亭》,是有感于李白之遇而作;他的朋友毛玉斯认为戏的排场近于熟套,他就删掉了有关李白的情节,加上李泌辅助肃宗中兴的内容,剧名也改为《舞霓裳》;但他仍不满意,想到“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便再加修改,主要敷演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剧本吸取了唐代的民间传说,写杨玉环死后归蓬莱仙院和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表现他们的爱情悲剧在经过生离死别、刻骨相思之后,在天星女孙的撮合下重新团聚。为了突出“钗盒情缘”,剧本也改以李杨二人七夕盟誓的“长生殿”为题名。

《长生殿》是一部历史剧,它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是自中唐以来流传很广、被写过多次的一个传统题材。作者在前代作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有继承,也有发展。写李杨爱情故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同时创作的陈鸿的《长恨歌传》。宋代的乐史根据唐代的笔记小说和传说等资料,写成《杨太真外传》二卷,内容最为详尽。无名氏的传奇《梅妃传》,主要写梅妃(江采苹)和杨妃间的妒恨争宠。宋元以来的戏曲演李杨故事的也不少,最著名的有元代白仁甫的杂剧《梧桐雨》和明代吴世美的传奇《惊鸿记》。洪升在《长生殿》的《自序》和《例言》中批评《惊鸿记》“未免涉秽”,又批评了明清以来传奇所演之文大都为子虚乌有,没有什么意义。他声明《长生殿》主要依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进行创作,而情节的敷演、点染,则主要参考《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著)和《杨太真外传》。

洪升在《长生殿》中不涉“秽迹”,而强调李杨之间的真挚爱情。但李杨之间是帝王后妃关系,本来是历史上有名的“秽迹”,这一点连正史的编者也并不回避。陈鸿在《长恨歌传》中并没有掩盖他们关系中污秽的一面,但同时也肯定了他们之间有深厚的爱情,全篇的主旨却在于讽刺,目的是“惩尤物,窒乱阶”,批判多于同情。他把女人看成是祸水,将唐王朝的衰亡归结为杨玉环一人的罪恶,认识是片面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有所不同,对李杨二人的“秽迹”多所隐讳。上半篇还有所揭露和批判,后半篇却极力渲染他们的爱情,同情他们生离死别的悲剧,把那种刻骨相思和绵绵无尽的长恨,渲染得悲切悽惨,令人同情。《梅妃传》则对唐玄宗、梅妃和杨贵妃都有较强烈的谴责。洪升彻底改变了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点,经过改造加工,将杨贵妃处理为一个值得同情的正面人物,同时又融进了更多的政治内容,反映了丰富复杂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兴亡之感。

第三节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关于《长生殿》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借李杨故事,歌颂了真挚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一种美好的爱情理想。这在理学统治的清初,是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的。第一出《传概》中第一支曲子《满江红》,是讲剧本的创作缘起的,概括了剧本的中心思想,作者明确地提出了他所要歌颂的是一种“精诚不散,终成连理”的真挚爱情,主旨是“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剧本的前半部,从《定情》到《密誓》,写李杨爱情的曲折发展,唐玄宗的感情由不专到专,最后于七夕在长生殿对牛郎织女双星发誓。接下去马嵬之变,两人生离死别。在《埋玉》一出,作者不仅对杨玉环之死寄予深切的同情,而且还肯定和赞扬了她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脱、调和唐玄宗与兵将的矛盾的精神品格。下半部仍然以两人的爱情关系为主线,写人间天上,互相思念,情意绵绵。《哭像》、《雨梦》等出,都极力渲染出唐玄宗离开杨玉环以后那种相思寂寞的凄苦心情;而杨玉环虽然死后复登仙籍,仍然念念不忘与唐玄宗的爱情。如四十七出《补恨》中所唱:“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双飞若注鸳鸯牒,三生旧好缘重结。又何惜人间再受罚折!”剧本里写他们这种未了的情缘,无休的离恨,竟使得“泥人堕泪”,“铁汉也肠荒”(《哭像》)。正是由于他们对爱情这样地执著真挚,才感动了天孙织女,申奏天庭,帮助他们在月宫重新团圆,永远结为夫妇。月中嫦娥这样唱:“只为他情儿久,意儿坚,合天人重见。”《重圆》一出,道士杨通幽这样唱:“情一片,幻出人天姻眷。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这些唱词,鲜明地表现了作者通过月宫团圆的幻想情节,寄托着他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理想。这就是作者通过虚幻的情节,将现实中的爱情悲剧变成了神仙世界的爱情喜剧的积极意义。

洪升曾因有人将《长生殿》称为“一部热闹《牡丹亭》”而自喜。在突出并热情地歌颂生死不渝、执著深挚的爱情这一点上,《长生殿》确有跟《牡丹亭》相通之处。但汤显祖并不是抽象地强调“情”,而是具体地描写了“情”与“理”的矛盾,因而具有鲜明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而《长生殿》则只是抽象地强调“情”,并且将这种“情”硬嫁到本来缺少真挚爱情的帝王后妃的身上;而他们爱情悲剧的造成,也不像杜丽娘和柳梦梅那样,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而是由于他们自身的错误和罪孽。因此,李杨爱情的悲惨及其最后的团圆结局,都既缺乏真实感,也缺少像《牡丹亭》那样的战斗性和动人力量。有人认为《长生殿》的词曲绮丽不下《牡丹亭》,而“性灵”则远逊临川,这种看法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作品简介:

《长生殿》是洪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诗句作为剧本题目。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它一方面颂扬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又联系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批判了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祸害人民的罪恶,抒发出国破家亡的感慨。剧本艺术表现细腻而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用优美流畅、富于诗意的唱词,来描绘人物不同景况下情绪心理的变化。如《弹词》一出中,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深郁,曲曲动人。破不刺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这些唱词很好地把环境气氛与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充满诗意。

作者:洪升

标签:古典文学戏曲戏剧长生殿洪升昆曲古典中国古典文学

长生殿》最热门章节:
1长生殿介绍2第五十出 重圆3第四十九出 得信4第四十八出 寄情5第四十七出 补恨6第四十六出 觅魂7第四十五出 雨梦8第四十四出 怂合9第四十三出 改葬10第四十二出 驿备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