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的书法_第五章 古代法书遗迹导游

郑小华欧阳中石叶培贵解小青
科普学习
总共29章(已完结

中国的书法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古代法书遗迹导游

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山川华滋,景色秀美,胜境星罗,奇观迭见,又有历代摹勒镌刻的古代法书,装点其间,翰彩生光,优雅的环境与精湛的书艺,浑融一体,相得益彰。游人登山远眺或临海观望,每每感怀于景而外,更生游心于书之兴。因其间杰作之多,殊不逊于馆藏,今特就所亲历之盛境,择要介绍,权充翰府导游,以备读者游踪所至,在领略浩瀚自然风光的同时,不忘饱览我国书法艺术的风貌神采。

古人歌功颂德、祭祖追先或作诗纪胜,都要有所记载,以求垂之长久,于是或镂鼎彝,或书竹纸,或镌碑碣。然而竹木易磨灭,纸帛易破损,铸刻在青铜器上固然牢靠,但器皿的质地易蚀变而且镂刻不便,于是最妥善的保存方法便是铭之于石。石生于天地之间,性敦实坚稳,所以历代法书多存于石刻,或者依于名山大川,古迹胜地;或者远处于荒僻深谷,险关狭道;或者收藏于朝堂庙廊、博物馆、图书馆;或者秘居于乡里寺观,独镇一隅。

为了便于观赏和存管文物,政府就近集中散布的石刻,并增修了放置碑石的展室、亭廊等等,这便构成碑林。其中收藏鸿富,最负盛名的是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位于西安南城墙内侧三学街文庙内。这里隆重渊博,精华云集。藏有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诸朝碑刻3000多方,其中唐碑最富。诸如方整谨严的《开成石经》,英挺遒媚的《玄秘塔碑》,醇厚凝重的《颜家庙碑》,疾挥如檄的《争座位稿》,险绝隽逸的《道因法师碑》,敦朴圆润的《三坟记碑》,工谨多姿的《大智禅师碑》,峭拔取势的《兴福寺断碑》,高逸妍静的《集字圣教序》,气宇轩昂的《颜勤礼碑》,温雅饶韵的《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流转豪放的《怀素草书千字文》,纵恣酣畅的《肚痛帖》等等,所以人们常说要看唐碑,必到西安。此外还有温润飘洒的《游天冠山诗》,纤细劲朗的《大观圣作之碑》,雄俊伟茂的《林则徐游华山诗》等等。如果至此,只是浏览几个小时,走马观花,恐怕只落得眼花缭乱,如果能宿住其间,摩娑竟旬,一定会被导入艺术的殿堂,得到崇高的美的享受。

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的九嵕〔zong 宗〕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陪葬臣僚的庞大陵园。由于唐代盛行墓前树碑,地下立志的风气,所以这里遗存了众多的碑石。这些碑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是探寻唐代书法艺术的直接资料。其中著名的唐碑有:峻利爽洒的《温彦博碑》,精劲婉逸的《房玄龄碑》,隽秀整严的《高士廉碑》,瘦朗精工的《褚亮碑》,潇散劲峭的《程知节碑》,圆美遒挺的《尉迟敬德碑》,恬淡柔婉的《孔颖达碑》,还有《段志玄碑》、《张胤碑》、《永泰公主墓志》等等。昭陵碑林的石书承晋之余韵,具有爽健谨严的特色。

另外,陕西的碑林还有药王山碑林、祖庵碑林以及楼观台碑厅、司马迁庙碑室等,皆有可观。

近年来,各地仿效古制,常有新的碑林建立,荟集当代名家法书,立石铭刻,如“黄河碑林”、“翰园碑林”、“青城山碑林”、“千山碑林”等等,都是集法书之大观的景点。至此既可揽胜,又可赏书。

陕西汉中的褒斜道,是东汉时横跨秦岭凿石架木而修成的栈道。其中一段是人工开凿的隧道,史称“石门”。凿通穿山隧道,天堑变通途,这具有遗泽被远的历史贡献,时人遂凿《鄐〔chu处〕君开通褒斜道石刻》于石门崖壁,首开褒谷摩崖刻石之风。摩崖是指在未经打磨,自然削平的山壁上镌刻文字。其后,褒斜道屡废屡修,故或记栈道之通塞,或记古堰之兴废,或追怀古人功德,或状摹天然景致,数以百计、琳琅满目的石门摩崖群遂渐落成。其字独具风姿,华丽与茂密兼备,雄浑与精巧同现,意之所至,浑然天成。

这里有被誉为汉隶代表作的《石门颂》,天姿自然,逸气纵横,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与其情趣相近的还有《杨淮杨弼表记》、《李君通阁道》等摩崖石刻。此外,还有垂之千古的《石门铭》,字势高淡、疏朗飞逸,一派天然奇姿。书者王远,善文工书,诗兴笔致,交汇成章,文因书更情深韵长,书借文尤意高趣远。在这里,更有引人注目的八个汉隶大字,各饶意趣:“石虎”二字古拙苍郁;“石门”二字质朴盈润;“玉盆”二字雄强浑爽,喻石色如玉,其状如盆;“衮雪”二字圆厚流美,拟波涛滚滚,势如飞雪。书法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和文学内涵契合相通,赏玩这八字,品其书艺之美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还能启发引导我们对天然胜景的意会。

陕西华山之上,亦多摩崖。“云台峰”三字力可扛鼎,“云海”二字浩逸灵动,顾名思义,是形容苍龙岭雨后烟云迷濛的景色。沿途还有“五里关”、“寿山”、“全真宕”等字,皆骨气丰匀,沉雄朴厚,与险崛峻峭的天然山景浑成一体。

以上我们游历了陕西省相对集中的石刻和摩崖群,但是对于关中古迹中分散遗存的名碑也需涉足一览。

《九成宫醴泉铭》在麟游县新城南九成宫遗址。其字最见神采,谨严中灵动率意,规矩中容光焕发。既得平正之势,又有险绝之趣,不愧是风仪万载的杰作。

西安大雁塔底层南门的左右两侧,镶嵌着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皆出自唐代大书家褚遂良之手。两碑法则温雅,朗润爽健,笔墨间寓意趣,瘦劲中含行意,历来为世尊崇。

西安东北方向蒲城县西七公里处还有唐代著名书家李邕撰文并书丹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其书虽出自二王,但又脱其行迹,纳入北碑体势而自成一格。欹正相生,雄巧互映,骨法洞达,神奕气跃。

作品简介:

中国书法是关于中国汉字书写的一门艺术。先民为了把语言记录下来并传之久远,创造了汉字。在长时期汉字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民共同的要求,这种要求自然成为一种社会约定,这种约定可以说是一种法则或者一种法度。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合乎汉字书写法度要求的艺术。

作者:郑小华 欧阳中石 叶培贵 解小青

标签:郑小华欧阳中石叶培贵解小青中国的书法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文艺专题

中国的书法》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辅文图片2结语3第六章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第四节 杂识类4第六章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第三节 书论类5第六章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第二节 书史类6第六章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第一节 技法类7第五章 古代法书遗迹导游8第四章 关于中国书法的欣赏 第四节 书法作品水平的高下必须受社会标准的品评9第四章 关于中国书法的欣赏 第三节 书法的文字内容和书写风格都要与使用场合相适宜10第四章 关于中国书法的欣赏 第二节 书法的文字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