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的文房四宝_第四章 砚 第二节 歙砚 洮砚 澄泥砚 红丝砚

齐儆
科普学习
总共23章(已完结

中国的文房四宝 精彩片段:

第四章 砚

第二节 歙砚 洮砚 澄泥砚 红丝砚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在砚史上,唐砚不论在砚材种类上,还是在砚式表现上,都较前代有很大发展。随着制墨业的发展,附件研石已不再使用,砚以单独完整的形态出现,唐砚可以说是砚器发展成熟与完善的标志。在砚形上,多为雕饰素雅、简易实用的箕形砚。它是宋代以后石砚的常规形制,即抄手砚之先导。在砚材上,发现与开采了专用优质砚石,如端溪石与龙尾石(歙石)等均在唐代问世,开创砚史新篇章。明代陈继儒《妮古录》上说:“镜须秦汉,砚必唐宋。”在砚史上,唐砚确占有辉煌的一页。

石砚,特别是优质石砚,确为理想的砚材。《遵生八笺》说:石砚具有“质之坚腻,琢之圆滑,色之光采,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传之久远”的特点。唐代著名砚石,除上面说到的端砚、歙砚外,还有红丝砚、淄砚、天坛砚(盘谷砚)等。宋代以后又陆续出现洮砚、黄石砚(方城石)、松花石砚、苴〔ju居〕却砚、易砚、潭柘砚、螺溪砚等。砚石产地,可谓遍布神州。宋代米芾《砚史》上就列有砚石20余种,宋代高似孙《砚笺》上更列有砚石30余种。由于自唐代起砚石增多,其中更有甚佳者,历史上便有了“四大名砚”之说。初称为端砚、歙砚、澄泥砚与红丝砚。后因洮〔tao 逃〕砚出现及红丝砚停采,便又称四者为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下面便将以上一些名砚分别加以介绍。

歙砚

歙砚产于江西省婺〔wu 务〕源县,因唐代婺源县属于歙州,故名歙砚。又因歙砚主要产于婺源龙尾山下溪涧,故又名龙尾砚。《文房四谱》说:“今歙州之山有石,俗谓之龙尾石。”米芾《砚史》上说:“歙砚婺源石。”宋代李之彦《砚谱》上说:“歙石出于龙尾溪。”这些都说明了歙砚名称的由来。

关于歙砚砚石的发现与开采,宋代唐积所撰《歙州砚谱》谈到婺源砚时说,“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垒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斫为砚,由是山下始传。”这是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当地猎户叶氏因猎兽追捕至山中,见有莹洁可爱的如城垒状之石,带回家去掉粗糙的表面,制作成砚,发现砚石温润性质比端砚还好。几代以后,叶氏后人拿去送与县令,县令十分喜爱,并找匠人制作成砚,从此歙砚便流传开来。

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歙州砚谱》说:“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并蒸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zhuo濯〕为砚官。”这说明在南唐,歙砚已为贡品。当时还设“砚官”管理歙砚生产。宋代洪适辑录的《歙砚说》说:“昔李后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表明当时龙尾砚(歙砚)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已是最名贵的文房用品。

在宋代,龙尾砚的开采生产规模更加扩大,制砚已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业务。黄庭坚的《砚山行》诗对此有很生动的形容:“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其间有石产罗纹,眉子金星相间起。居民上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凿砺砻〔long龙〕形为日生,刻骨镂心寻石髓。选湛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磨方剪锐熟端相,审样状名随手是。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诗中对砚石产地之地理环境、交通情况、砚石品种、居民状况、开采生产以及石质品位等,都作了形象具体的描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宋代还有许多吟颂歙砚的诗歌,如苏轼在《偶于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中说:“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另外蔡襄、周必大等人也有诗文赞誉歙砚。

随着歙砚的发展,宋代也出现许多有关歙砚的论著。专著有唐积撰《歙州砚谱》、洪适辑《歙砚说》、《辨歙石说》等。此外在《文房四谱》、《砚史》、《砚笺》以及唐询《砚录》、李之彦《砚谱》、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和杜绾〔wan 碗〕《云林石谱》中也有一些评介歙砚的篇章。对歙砚的产地、开采、坑名、品类和制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叙与论述。说明宋代对砚石、对歙砚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宋末元初,由于战乱,歙砚生产受到影响。据《婺源县志》记载:“自元兵乱后,琢者日拙,而识砚材者尤鲜。”自此以后,制砚业日趋萎缩,一落千丈。明至清初,未见开采记录。直至清乾隆年间,方有开坑取石的记载。清代程瑶田《纪砚》说:“乾隆丁酉夏五月,余从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其石之不中绳度者,砚工自琢之,以售于人。”这是说在公元1777年曾有开采,作为地方贡品。其中未达标准不合规格者,砚工自行雕琢,在民间售卖。 自此至清末,未见有开采的记载。历史上由于长时间较少开采,影响了歙砚的流传与扬名。

砚石的许多特性与审美价值,多与岩石学有关。从岩石学的角度来说,砚石主要属于沉积岩或变质的沉积岩(泥质、粉砂质、凝灰质或碳酸质岩石)。一般说来,砚石质地细腻,粒度细匀密实,粒径为0.005—0.01毫米,硬度为摩氏硬度计3—5(即硬度在方解石(3)与磷灰石(5)之间),相对密度在2.9左右。

著名的砚石中,端砚为绢云母泥质板岩,歙砚为含石英粉砂质泥质板岩,洮砚石为水云母泥质板岩,鲁砚石为微晶质灰岩。

作为工艺品或装饰品的石材,可以分为宝石、玉石和彩石。砚石属于彩石。

作品简介: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我国书绘符号和文字的工具和材料。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国古代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文化和国家的强大。本书分别介绍了笔、墨、纸、砚的起源、发展、类型和制作,并通过一些吟咏诗文,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写得深入浅出,宜于阅读。

作者:齐儆

标签:齐儆中国的文房四宝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科技专题

中国的文房四宝》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辅文图片2第五章 文房四宝与中华文明3第四章 砚 第四节 端砚的制作4第四章 砚 第三节 端砚5第四章 砚 第二节 歙砚 洮砚 澄泥砚 红丝砚6第四章 砚 第一节 砚的起源与发展7第三章 纸 第五节 宣纸的种类与制作8第三章 纸 第四节 明清宣纸9第三章 纸 第三节 宋元宣纸10第三章 纸 第二节 澄心堂纸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