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_第四章 文娱篇 第三节 优美动人的民歌野调

徐博东张明华
科普学习
总共22章(已完结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精彩片段:

第四章 文娱篇

第三节 优美动人的民歌野调

宝岛台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山川田野总是一片葱笼,四时鸟语花香,生趣盎然。世世代代休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台湾同胞,热爱他们祖祖辈辈辛勤开垦的家园,憧憬幸福美好的生活,喜欢用民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歌唱劳动,歌唱爱情,歌唱生活。无论是烈日当空的白昼,还是月色空濛的夜晚,也不论是山区、平原,还是渔村、茶园,人们经常会听到阵阵悠扬动听的民歌随风飘来,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的确,台湾不单是戏剧之乡、音乐之岛,同时还是中国民歌的宝库。

台湾民歌种类很多,除原住民同胞聚居地流行的各种山地民歌之外,在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主要流行着福佬系民歌和客家系民歌。1949年后,大陆各地不同风格的民歌也随着各省移民的迁台,纷纷传入台湾,台湾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民歌的汇集之地了。这些民歌曲调各异,风味不同,但都散发着浓郁芬香的乡土气息。如果说,“南管”是属于台湾的“雅乐”,那么民歌则是台湾的“俗歌”和“俚曲”了。

(1) 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是指用闽南语演唱的民歌,起源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最初由早期移民带到台湾,主要在西部平原、兰阳平原和恒春地区流行。福佬系民歌多数属于小调系统,演唱方式属于单音的曲调唱法,每段四句,每句多为七个字(少数为五字句),内容以歌唱爱情为主,次为劳动、滑稽、叙事或童谣等。除了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民歌有固定歌词之外,大都由演唱者即景生情,形式活泼,自然轻松,一般来说,情歌和叙事歌大多采用七字句。如一首传统情歌这样唱道:

小娘约在后壁沟,假意夯(搬)椅去梳头;搭心(心上人)若来着喀嗽(咳一声做暗号),哥仔招手娘点头。

福佬系民歌的风格,以抒情哀怨的旋律为主,也有节奏活泼、具有强烈讽刺性的滑稽歌,曲调则多以五声音阶构成,恒春地区的民歌至今仍保存着福佬系民歌纯朴的风格;而兰阳平原的民歌,大多已被吸收为歌仔戏的曲牌,成为流行全岛,深受民众喜爱的一种台湾地方戏剧了。

各地福佬系民歌产生过不少佳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螟弄鸡公》、《六月田水》;兰阳平原的《丢丢铜仔》;恒春地区的《三声无奈》、《思想起》等,它们颇受闽南籍台胞的喜爱,辗转传唱,历久不衰。

闽台两地的福佬系民歌早已相互融合,难分彼此。《望春风》是台湾最古老的民间歌谣之一,属于台湾习俗风情民谣,在闽台两地流行了五六十年,但实际上这首歌是根据漳洲一带锦歌说唱同名曲牌填词改编的。而另一首人们十分熟悉的劳动歌谣《天黑黑》,据说最早还是从厦门流传到台湾的。不过,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目前闽台两地的福佬系民歌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有人认为,闽南的民歌比较注重艺术性,而台湾的福佬系民歌则较为通俗、好唱。然而不管海峡两岸的福佬系民歌在风格上有何不同,它们都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共同谱写着民族文化的新篇章。

(2) 客家系民歌

客家系民歌分“客家山歌”和“采茶歌”两种,用客家语演唱,它由粤东和闽西客家移民传入台湾,普遍流行于北部桃园、新竹、苗栗和南部高雄以及屏东的丘陵地区。

客家山歌与属于“小调系统”的福佬系民歌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小调系统”的民歌多为平原地区城镇中的“里巷之歌”,而客家民歌则纯属“山野之歌”,在丘陵地区传唱,抒情色彩更浓,“野味”(乡土气息)更足。

客家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也有反映集体生产劳动的,其曲调亦是五声音阶,演唱起来,节奏舒缓婉转,悠扬缠绵,韵味十足,非常优美动听,和目前粤东梅州地区流行的山歌调大致相同。客家山歌亦是每首四句,每句多为七个字。最为人称道的是,客家山歌多采用双关语、隐喻、借代等手法,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某种深刻的寓意,听来十分含蓄而耐人寻味,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文学享受。所以每一首好的客家山歌,都是一首好的“七言绝句”。如下面一首自古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至今仍被海峡两岸客家人百唱不厌的客家山歌:

作品简介:

台湾文化,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特点,也有中国大陆“闽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天越文化”、“荆楚文化”等的特征,还受到了相当程度“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徐博东 张明华

标签:徐博东张明华台湾传统文化探源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文化专题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辅文图片2结语 台湾文化的特点3第五章 技艺篇 第四节 古朴实用的民间工艺(下)4第五章 技艺篇 第三节 古朴实用的民间工艺(上)5第五章 技艺篇 第二节 精彩纷呈的庙宇装饰6第五章 技艺篇 第一节 惟妙惟肖的神像雕塑7第四章 文娱篇 第四节 别具特色的民间体育8第四章 文娱篇 第三节 优美动人的民歌野调9第四章 文娱篇 第二节 风格迥异的南管北管10第四章 文娱篇 第一节 绚丽多彩的地方戏剧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