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知道点中国名人_第五篇 名将风流 千古精忠良将岳飞

方明
科普学习
总共72章(已完结

知道点中国名人 精彩片段:

第五篇 名将风流

千古精忠良将岳飞

岳飞穷尽了一生的力量,抵抗外敌,卫国护皇。他的勇敢与机智,为他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和荣耀。可是,岳飞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民间的广受爱戴,却引起了皇帝的妒忌和不安。后来,这位英勇爱国的将军,终于被心胸狭窄的宋高宗赐死,而具体实施这件事的秦桧,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秦桧死后,岳飞被恢复名誉,并以武鄂王的身份加以祭祀。民间参拜供奉有岳飞雕像庙宇的人们,从古至今络绎不绝。在岳飞墓前,置放有秦桧等陷害岳飞于罪者的铜像,常会受到民众的唾弃。岳飞在近代也成为许多故事的主角,可说是中国最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

岳飞于公元1103年出生于现今河南省的一个农家。据说在他诞生时,一只大鹏从岳家屋顶上飞过。岳飞的父亲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就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他将来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岳家生活很是困苦,但却影响不了岳飞对书本的喜爱。他白天在田间辛苦劳动,晚上就努力读书,一直读到深夜。他从小就特别喜欢钻研兵书。岳飞11岁时,他的外祖父请来了一位著名的武功师傅,教他武功。岳飞还另拜师学射箭,箭术师傅非常器重他,把自己心爱的两张弓赠送给他。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几年后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而且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更是“一县无敌”。

岳飞生活的年代,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那时,金兵不断进攻宋朝。先是灭亡了北宋,继而又与南宋不断开战。在这样的乱世中,岳飞就成为了抗金义军中的一员,在大混乱之际来到了开封。当时的岳飞只有25岁左右。在这里,他遇到了抗金名将宗泽。宗泽对岳飞很赏识,要教他兵法,然而岳飞却加以拒绝,他认为与其学了许多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如能够临机应变来得重要。于是宗泽对其另眼相看,任命他为士官。当宗泽死后离开开封之际,岳飞就以前线武将的身份继续和持续南下的金兵抗衡。

在这期间,岳飞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还差点夺回首都开封,只可惜后来失败了。不过,由于他的功勋较另一些抗金名将如韩世忠、吴氏兄弟来得更大,因此高宗还曾赐给他亲笔所写的“精忠岳飞”军旗。

据民间流传的说法,岳飞在背上有着刺青,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这是他的老母亲为了激励和告诫儿子,在他离家之前,用针在他背上亲自刺上的。当时,像《水浒传》中的英雄们,也有不少人身上有着刺青,因此可推论当时刺青应该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

在当时,所谓的军队,有许多都不是由政府所组成,而是由许多的义勇军出身、由义勇军之间所推举的首领来带领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种佣兵集团,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私兵的性质。也因此,初期的南宋军队可视为是这种佣兵集团的综合体。而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他们都不只要指挥军队,同时还必须要负责养这二万、三万的兵才行。在这种时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进行掠夺,大部分的将军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养活他们的部下,不过这些被称为抗金名将的人物却不这么做。岳飞、韩世忠都没有进行掠夺,最多只是接收从敌人手中所夺得的东西。就这样,在岳飞及韩世忠的手下就集结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将军,后来,岳飞的军团被称为岳家军,而韩世忠这一方则被称为韩家军。

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九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收复建康使岳飞开始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同时放回降臣,宋朝原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实行南北分治。同时由兀术率主力征服川、陕,以断南宋兵粮之援。南宋相应在江淮之间设防,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飞率军从江州出征,收复伪齐占领的襄阳等六州之地。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岳飞16岁的长子岳云,手握各重80斤的铁锤力夺头功。在襄阳,岳飞慧眼识破敌人以骑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摆阵阔野的破绽,令部将以手持长枪的步兵攻敌骑兵,使其阵脚大乱,互相争挤夺路,落入江中。又以骑兵将敌步兵杀得丢盔卸甲,击溃伪齐主力。仅三个月即顺利收复六州,保住了长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陕之路,扭转了南宋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32岁的岳飞被破例提升为清远节度使,又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享受同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荣。

由于高宗严令不得越界追敌扩大事态,岳飞只得率军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驻防,期盼着“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齐联军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飞东下解围。牛皋等13骑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敌军心动摇,待援军赶到又追杀敌军30余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术大营也闻风北逃。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岳飞于是填《满江红》抒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7年,金下令取消节节败退的伪齐,以归还河南、陕西为条件诱使南宋议和称臣纳贡。1139年元旦,秦桧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称臣,接受金朝皇帝诏书,达成和议。岳飞坚决反对,上表称“和好不可恃”,并四次奏辞因和议而赏封给他的官衔,遭秦桧忌恨。

作品简介:

我国最勤政而富有创造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说管仲是春秋第一相?李广“龙城飞将”的美誉因何而来?谁几出奇兵凿空西域?谁曾率军攻打到莱茵河畔?哪些能工巧匠使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本书是余秋雨作序,鼎立推荐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是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介绍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学内涵,点面结合,通俗易懂,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

作者:方明

标签:知道点中国名人方明知道点系列

知道点中国名人》最热门章节:
1第五篇 名将风流 郑成功收复台湾2第五篇 名将风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第五篇 名将风流 千古精忠良将岳飞4第五篇 名将风流 抗辽名将杨继业5第五篇 名将风流 再造唐朝的功臣郭子仪6第五篇 名将风流 风尘侠士李靖7第五篇 名将风流 南北朝第一名将陈庆之8第五篇 名将风流 绝域英才班超9第五篇 名将风流 骠骑骁将霍去病10第五篇 名将风流 卫青不败非天幸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