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地震知识手册_4 震中

萧秋水
科普学习
总共7章(已完结

地震知识手册 精彩片段:

4 震中

4.1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一、瞬时抉择,珍惜12秒自救机会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并受其害的主要有两种 地震波,即专业人员常说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每种类型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运动。P波运动速度最快,传播速度每秒钟8~9公里,最先到达地 面。在震中区,P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造成的破坏不大,是给以人们地震发生了的信号。S波的运动速度比P波慢,通常平均每秒钟4~5公里,是继P波 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以及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P波 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P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到是地震发生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 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

另外地声地光也是大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震前10分钟内,到临震十余秒时声响最大。据震区群众反映,临震时先听到“呼呼”风声,接着是“轰轰” 声,再就是“咚咚”声,之后地面开始振动,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形状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颜色以蓝、白、红、黄居多。 地面微动可能是临震前震源区断层预滑造成应力波所致。

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观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有大震来临,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躲过了灾难。如海城地震前,31次快车于19点36分运行到地震区唐王山车站前,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头前方从地面至天空出现大面积蓝白色闪光。这位司机懂得地震知识,意识到这是地光,判断地震即将到来,他果断、沉着的缓慢减速,在减速过程中,19点36分07秒地震发生了。由于速度很低,并未出现事故,列车安全停了下来。根据对唐山地震部分幸存者的调查,震前有很多人觉察到了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其中有5%的人判断出地震即将来临,迅速逃离建筑物保全了性命;而大多数人并未立即想到地震,行动迟缓,失掉了这最后的逃生机会。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吸取这血的教训,普及有关12秒钟自救机会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伤亡。

二、了解自己所处环境,果断采取相应措施

1、平房。一般来说,平房要比楼房安全得多,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较大的伤亡和损失。如果震前听到地声、看到地光,可迅速撤离。一旦撤出后,切忌返回,例如,唐山钢铁公司李志芬,唐山地震前听到地声后立即外逃,跑出后想到妹妹还在床上睡觉,返回救妹时同被砸埋在屋里。如果感到地动而来不及撤离时,最好是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平房房顶较轻,躲在床下或桌子下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住在楼房,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窗,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

请注意上文中黑色粗体字部分,因为之前,我们所获知的信息是躲在桌子、床铺下,但是,据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道格卡普的经验,这个做法是不安全的。

在此,引用关于这段描述的文章,作为补充:

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教你正确的躲避位置。正确的地震保命法

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离华前,除了中国台湾搜救总队邀他演讲,美国在台协会、加拿大驻华(洋流注:特指台湾省)经贸办事处也邀请他,为美、加外交官员传授在建筑物倒塌时如何求生。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作品简介:

适用于灾区,了解地震知识,了解如何自救和救人,如何进行灾后防疫,如何进行灾后心理重建。

作者:萧秋水

标签:地震知识手册萧秋水汶川地震

地震知识手册》最热门章节:
17 后记26 捐款方式35 震后44 震中53 防震62 地震基础知识7前言及目录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