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长沙大会战·1939-1942_后记 3、槟榔之约

马正建
纪实报告
总共47章(已完结

长沙大会战·1939-1942 精彩片段:

后记

3、槟榔之约

沿着七折八拐的路来到曾家湾5栋,杨森27集团军军法分监部上尉预备员文际春家。

那是在湖南停留的最后一天,车票已经装在肩头的绿挎包里。

打听楼下那个槟榔店,文际春家在哪一间,无数个槟榔小店是长沙最鲜明的特色。我不了解槟榔,还没有走近过一次。

这家名叫“三毛槟榔店”。主人一愣,追问:“你是干什么的,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待我说明来意并出示有关证明,他说他是文际春家老三,名叫文会元。父亲已在九一年阴历七月初六去世,尿毒症,81岁。

“从来没有人为他打过鬼子来找过他,”会元说,“嚼口槟榔再走吧。从来没有吃过?那就更要吃了。”

这才仔细看一看这半个拇指大小、两头尖尖、呈黑褐色的果实。过去我只在一首歌里品过它的味道:“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会元挑出两只不大不小的槟榔,十分熟练地用砍刀几下切成小瓣,拿起两瓣,滴上几滴什么,又抹上一点什么:“可能吃不惯,慢慢嚼,主要是品味道。”

槟榔?槟榔。槟榔!

与它本身的味道相比,它表面裹的那层糖显得很不真实。从咀嚼第一口起,那强烈的味道便在你口中爆炸开来,四处奔突,迅速扩散。

是苦、是涩、是酸、是甜、是辣、是麻?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

“我父亲最早在中央军校武冈分校,军官班第3期。毕业以后分配到宋希濂的部队,打鬼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至于打了些什么仗,他很少说,我也记不确切。”

“槟榔最好是海南岛的,无所谓熟不熟,只有大小之分,都能吃。把鲜槟榔洗净,煮透,晾干,烟熏,再用酒和糖精泡三天,泡好后再用烧化的白糖裹一下,就是现在盆里的样子了。切开之后,滴上桂子油,抹上红砂糖与石灰掺起来熬的糖汁。

作品简介: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湖南境内发生了一场场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的激烈战斗。《长沙大会战1939-1942》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战役行动。在作者详实的史料占有、深入的实地考察和大量亲历者采访的基础上,作品以恢弘而细腻的文笔,再现了当年极其雄壮而惨烈的战争场景,激情讴歌了中国军民在浴血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精神。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生动史实,使《长沙大会战1939-1942》具有珍贵的史料文献价值与可阅读性。

作者:马正建

标签:马正建长沙大会战历史抗日战争

长沙大会战·1939-1942》最热门章节:
1后记 3、槟榔之约2后记 2、寻觅老兵3后记 1、最后一战4第五章 逆水大江 10、千秋功过千秋评说5第五章 逆水大江 9、逃亡:向着重庆6第五章 逆水大江 8、失守:光荣之战的灰色句号7第五章 逆水大江 7、死守:倾尽最后的热血8第五章 逆水大江 6、苦守:身躯与心灵的煎熬9第五章 逆水大江 5、坚守:两军意志的较量10第五章 逆水大江 4、行军和关于“兵”的一种解释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