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越战俘生活实录_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1.贩毒者

史文银
纪实报告
总共74章(已完结

中越战俘生活实录 精彩片段:

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1.贩毒者

坠入邻国的夕阳,给边陲小镇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辉;从瑞丽江边吹来的晚风,把白日的湿热驱逐得一干二净。瑞丽古称卯,是傣族的发祥地,至今仍是傣族的主要聚居区。走在街上,身边是擦肩而过的穿着筒裙的傣族男女,耳边是轻柔委婉的傣戏音乐,到处洋溢着一种独特的傣家情调。这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整齐典雅;行人如织,却并不显得拥挤。由于没有内地城市那么多车辆,因而空气清新,给人以十分恬适、宁静的感觉。

夜市集中在县城中心的丁字大街上。街道两旁,小摊一个挨一个,鳞次栉比,乍一看,似乎没有尽头。各种各样的塑料棚下,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有国货,也有洋货,但以洋货居多,除了法国的化妆品及英国的奶粉、美国的打火机外,其余大部分是亚洲各地的产品,如香港的服装、丝袜、乳罩,印度的衣料、刮胡刀片,日本的收录机、磁带,缅甸的咖啡、雪茄,菲律宾的吉他,泰国的尼龙蚊帐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各类商品的包装,不少都印着形形色色的美女广告,极尽各种媚态,甚至连一小袋缅甸的五香瓜子和油酥黄豆,都印有一张美女照片,那含情脉脉的样子,使你不忍将它丢开。人群中,一位操越南口音的小伙子左手提着一个黑皮箱,右手拿着一个用藤条做成的拐杖,眼睛被一副黑洞洞的墨镜盖住。他来到一个买尼龙蚊帐的商贩面前,先是观赏了一下那人的货物,然而趁人不备,迅速将那只黑皮箱递给了商贩,同时又从他旁边提走另一个相同的黑皮箱。他十分机警,几秒钟内就完成了上述动作。

然而,他尽管干得很巧妙,却没有逃脱公安人员的眼睛。就在他提着“商人”换给他的那只黑皮箱刚要离开此地时,一副钢套紧紧卡住了他的双手。他和“商人”双双被逮捕了。

公安人员打开了黑皮箱,发现里面全部是毒品。作为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他们被送上了审判台。

他叫黎信,越南老街省人。一九七九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作为越南士兵的他,被中国俘虏。释放回国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事情还得从他被遣返回国时说起,一九七九年五月,他在中国战俘营告别了管理人员、医生之后,被交换回到了越南。他从内心里讲,当时是不打算回国的,可家里还有未婚妻在等他。他从小失去了爹妈,是一个远房姑妈把他养大的,未婚妻就是他姑妈的女儿。

然而,当他回国后,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灾难。他被判了五年徒刑,原因是他在中国战俘营中有“变节行为”。

他没有来得及去告诉姑妈,也没来得及去见他的心上人一面。况且,他也不知道她们的下落。

五年的监狱生活总算熬到了头。他被释放出狱了。他欢天喜地,来到家乡寻找亲人,寻找他的爱情。然而,他失望了。他的未婚妻已跟一名军官去河内了,姑妈也随迁到了河内。

他大哭了一场,一个堂堂男子汉哭得象个泪人。好心人告诉他姑妈的地址,让他去找,他没有去。他托朋友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是一个很大的矿,就在离黎信家不远的地方。他按照朋友的介绍去了。当一名矿工累是累一点,也有些危险,可这毕竟是一个正当职业,黎信没有多想,他一头扎进了矿井里,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矿工。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黎信和工友一样去“工头”那里领取自己用血汗换得的一份微薄的薪水。这是他凭劳动所得的报酬,是实打实靠劳力挣来的钱,他心里和工友们一样舒畅。

轮到他了。他从会计那里把工资单拿了过来:“我的名字在哪里?”

作品简介:

《中越战俘生活实录》作者:史文银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

史文银,男,1957年出生,湖北当阳人。1976入伍,1979年参加了中越边境战争,1988年转业后历任《宜昌日报》社记者、《三峡》编辑部主任、深圳报众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人生宝典》(合);长篇纪实文学《中越战俘生活实录》、《三峡,一个跨世纪的梦》、《世界神童之路》、《姓社?姓资?——中国市场经济大趋势》、《中国当代百万富翁》及部分诗歌、小说等。

作者:史文银

标签:史文银中越战俘生活实录军事纪实中越战争

中越战俘生活实录》最热门章节:
1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3.不是尾声的尾声2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2.他留在中国以后3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1.贩毒者4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70.烈士陵园中的越南人5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69.走向死亡地带6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68.跨国生意人7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67.龙生和他的难友们8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66.苦涩的婚礼9第八章 同在蓝天下 65.“烈士”回来了!10第七章 他们重又越过边界 64.审判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