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记丁玲_

沈从文
传记回忆
总共12章(已完结

记丁玲 精彩片段:

当两人在西山无法支持下去,迁入北河沿一个公寓里时,原为了先从朋友方面,就早知道那公寓中有个明理知趣主人的。这主人风度同性情,使人一想起来便觉得混合了快乐与忧愁,从他那份性格上,总仿佛可以接触了些又荒唐又微妙的人生。

这公寓主人做得是市侩行业,对于账目却似乎无多大兴味,他所欢喜的只是同人来谈李白,杜甫,摆仑,雪莱。他并不懂诗,对于诗人却古怪的十分同情。他从早年夭死的刘梦苇君方面,听说过这个世界中若干诗人文人的事迹后,便把自己变成一个满有意思的人物了。他明白住在他公寓中,正有若干诗人与若干文人,总想方设法同这些作家接近。不拘什么时节,遇着本地某种报纸副张上,登载有某房客一首诗一篇小说,为他所发现时,就赶快拿了这份新闻,向各个房客去报告,(他与人提及这件事情时,永远用得是一副装模作样的神情,而且细声细气。)他不单向熟客报告,也欢喜向生客宣传。从这种行动上他所能得的快乐,似乎常比某一时得到什么客人一月租金还满足。

他总装模作样的站到客人的房门边,说了几句“您下堂了”!“今天好”,“朋友不来”!这一类闲话,到后才把预藏在身背后业已折得妥贴的报纸,递给这个客人,于是轻轻的说:

“先生,您瞧,您瞧,这是咱们院子里号先生作的,这是一首诗,写北河沿儿大树,白狗,写公寓中抽苗的茨菰,天空中带哨的白鸽,厨房中大师傅油腻腻的肥肚,七个韵脚,多美的诗!”

客人或不明白他意思所在,他就重复解释这是什么,为谁写的,写诗的人又住在公寓中有了多少日子。客人或听明白了,把诗看过后对于他热心处感到兴味,微带谐趣的回问:

“掌柜的,你懂诗吗?”

那时这掌柜的,方记起了面前说话的一个,既不是诗人,又不是文人,且认为这住客不能理解他是一个如何对于诗人文人爱护的主人,稍稍感到失望了,他便装作十分谦虚,谦虚中却蕴藏了一分自得的神气,向那客人说着下面的话语:

“我做生意的懂什么诗!?先生,您同号先生不常谈过吗?同号的先生不成天一块儿上课吗?他们无事也常常同我谈些读书人谈到的事情。我是个生意人,不上过学,认字也不多。(他笑。)‘十九世纪的浪漫派走入颓废道路’。(他随便插入那么一句话后又自得的微笑。)先生说丁尼生也住过像咱们这种公寓,多古怪呀!(他为了提出丁尼生名字,又不由得不微笑。)没事时您先生请赏个脸儿,过柜房坐坐,喝杯茶,谈谈天……”

他一面说着这些话时一面总是微笑,因为有多少说不出口的话,无机会来说,皆只好融解在那种微笑里!

他的话也许说得比我所记载的更文雅些,把这个对于他缺少敬意的客人即刻请过柜房去,或者稍过一时,又想出别的方法,拉客人过柜房去。到了那里,大学生一看,墙头上这边是隐士装扮曳杖而行的陶渊明,那边是小生装扮负手觅句的李长吉,近窗边又有个海盗神气的五彩摆仑照片,大炕头则牧师模样的人物除了但丁还有谁那么瘦……于是搁账簿的小桌上,发现了《小说月报》与其他文学杂志,大炕头发现了《新潮杂志》,这主人那个微笑的脸子,也摆在带了惊讶眼光的客人面前。这客人如果稍稍细心一些,将更加觉得希奇,便是那些杂志封面虽那么旧了,却依然十分整齐干净,而且封面一角,还带有大学生所熟习的青年诗人名字题在上面,这客人会想着:

“这掌柜的真看不出,原来还是个斯文人呀!”

他不必客人那么说,就可以从客人惊讶神气中搜索出那两句话的意思,他便微笑着,带着抚慰意味,把话继续说下去。

“先生,您请坐呀!这地方太脏,不成个样子。先生,您坐坐,我们谈谈!”

谈些什么呢?自然就是诗呀文呀的一大篇。他能够复述从旁人所听来的一切文学掌故与新颖名词。他并不看过多少书,却明白许多文人的籍贯生活。他不单明白本国过去现在的文豪著作名称与其他种种,外国过去现在的著作家也似乎十分熟习。

作品简介:

《记丁玲》是沈从文先生为丁玲女士所写的一部传记,一九三四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种。

《记丁玲》从丁玲女士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开始写起,作者把一个冲突了旧家庭的束缚,去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女青年丁玲,写得跃然纸上。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平实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胡也频和丁玲的生活,及丁玲女士早期步入文坛,开始创作的经历,其间流露出三个友人之间相知相爱的深厚友谊。

1934年,由于国民党的图书审查制度,全书只选入了《记丁玲女士》的前半部分,并对多处内容进行了删改。尽管晚年后的丁玲曾评价此书为“一部编得很拙劣的‘小说’”,但是,从全文内容来看,全书应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丁玲女士的生活与创作经历。

作者:沈从文

标签:沈从文记丁玲传记丁玲

记丁玲》最热门章节:
12345678910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