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民国总理段祺瑞_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开步走也走到天津了

关河五十州
传记回忆
总共159章(已完结

民国总理段祺瑞 精彩片段:

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开步走也走到天津了

按照紧急会议的决议,由段祺瑞领衔发出呈文,请总统徐世昌下令对曹锟、曹瑛(曹锟的弟弟,亦为直军将领)、吴佩孚革职拿办。

段祺瑞拿着呈文再赴总统府。徐世昌见对方动了真格的,急忙说:“老大哥何必这样生气,又铮的筹边使本来和筹边署办有些叠床架屋,罢免他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等到风头过去,就可以另行安插。请他在总统府委屈一下,闲散一两个月,似乎也没有什么妨碍。”

徐世昌已经把屁股挪到了直系一边,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肯罢免曹、吴。他说:“曹、吴克复长沙,久戍湘南,全国舆论都加以称赞。如果有功不赏,还免除他二人的职务,恐怕会遭到全国舆论的反对,而且可能引起曹、吴等人的巨变,那就小不忍则乱大谋了。”

要说功,徐树铮收复外蒙古之功是当时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的,连孙中山都致电祝贺,你免他的职,怎么就知道全国舆论不会反对?段祺瑞当然不服。

至于曹、吴巨变,此前两天,段祺瑞已对西北军第一、第三两师及陆军第十五师发出动员令,让各部开往保定,准备对吴佩孚作战——要打就打,谁怕谁来?

段祺瑞愤愤退出总统府,返回团河。由于过分激动,有人看到他“两颧发红,精神颇有错乱之象”。他随后派人告诉徐世昌,说徐树铮被免职一事,他可以不再过问,但曹、吴擅自撤防北返之罪,不能不问。如果徐世昌依然故我,他段祺瑞为维护国家纲纪,“必兴问罪之师”。

迫于压力,徐世昌只得下达明令:吴佩孚撤职,交陆军部依法惩办,其第三师原系中央直辖军队,由陆军部接收整顿;曹锟督率无方,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自吴佩孚擅自北返而可以不受政府任何制裁之后,北京政府的权威和命令都已大大贬值。曹、吴对政府的免职令丝毫不予理会,吴佩孚则不仅不交卸军队,反而继续统兵北进,而段祺瑞也已改边防军为定国军,自任总司令,做出了“讨伐”的姿态。

7月12日,曹锟联络张作霖、李纯、王占元等人联名发出通电,说段祺瑞是在“施一网打尽之计”,表示“迫不得已,唯有秣马厉兵”。第二天,张作霖又另外发通电进行响应,决定“派兵入关,扶危定乱”。

徐世昌引吴部北上,是要利用直皖矛盾巩固权位,他没料到挑起的火会越烧越大,最终呈蔓延之势。眼看着自己不但不能左右逢源,而且连总统宝座都可能保不住了,徐世昌赶紧又发布一道命令,要各军一律退驻原防。可是这道命令为时过晚,在戏幕已经完全拉开之后,还要不要演、如何演,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按照先前在团河会议上的部署,在正面作战的皖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在京奉铁路沿线,总指挥为徐树铮,对面直军为曹瑛所部。

归徐树铮指挥的是原驻廊坊的西北军第二混成旅。徐树铮练兵,本来就比较重视实战训练,第二旅的旅长宋子扬及以下一批军官均来自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而冯玉祥的练兵方式又与徐树铮比较像,所以该旅对演习、射击和体力训练就抓得更紧一些,在西北军的四个旅中,第二旅的声誉也最好。

徐树铮到前线指挥,问宋子扬对战事有没有信心,宋子扬当即表示:“这没问题,司令下命令,开步走也走到天津了。”

作品简介:

民国初年,作为继清朝灭亡后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代,这一时期有着新旧秩序变更的动荡和混乱,但也是中国思想解放、踏入国际社会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誉的段祺瑞,也是这一时期主导中国政坛的弄潮人物。

他曾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动的军阀,但他于国家却有“三造共和”的功劳;虽出身行伍,却极为尊师重道;他于各派军阀间纵横捭阖、争权夺利,却又为政清正廉洁,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他极重民族气节,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绝日本人以权势拉拢收买。

本书生动地记述了段祺瑞传奇跌宕军政生涯,如实还原了民国初年动荡而吊诡的历史风云,对于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合纵也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对于段祺瑞,这位在旧道德熏陶下的军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调整与时代大变局下,他的人性展现、他的作为与取舍、眼界与局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民国总理段祺瑞传记历史民国商业经济

民国总理段祺瑞》最热门章节:
1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没有办法的办法2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偏偏他阵亡了3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开步走也走到天津了4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此风万不可长5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我还怕他吗6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分赃7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对等条件8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债务9第八章 莫负荒沙万里行 太上总统10第八章 莫负荒沙万里行 清君侧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