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张之洞_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一、受谭继洵之托,张之洞着力开导谭嗣同,劝他以捐班入仕

唐浩明
传记回忆
总共119章(已完结

张之洞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一、受谭继洵之托,张之洞着力开导谭嗣同,劝他以捐班入仕

还未出元宵灯节,张之洞便着手处理汉阳铁厂的事。他冒着严寒到铁厂去过多次。近一年来化铁炉每天只出少量的铁水,这只是为了不让炉子冷却,究其实,五六天开一次炉子足够了,仓库里堆着不少钢锭铁锭,有的已生了锈,一半以上的匠师和工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处室中那些办事人员多半是一杯清茶三五闲聊,就这样打发日子,个别人竟然在办公时间里抽起大烟来。还有的一连几天不来,人影也见不着。但每个月的薪水是一个子儿也不能少,而且薪水很高,几个职位较高的洋匠月薪一千两银子,全部三十六个洋匠月薪水高达一万余两。钢铁卖不出去,开支异常庞大,铁厂督办蔡锡勇焦急万分,早就盼望张之洞回来了。

在湖广总督衙门议事厅里,张之洞召集蔡锡勇、陈念扔、徐建寅、梁敦彦,以及洋匠总管德培等人一起会商铁厂的整顿。

蔡锡勇将铁厂的情况如实向张之洞作了报告。耗费他一生中的最大心血,寄托他徐图自强的宏伟理想,曾被洋人誉为亚洲第一大企业的汉阳铁厂,在他离开武昌仅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落到如此地步,这个打击对他是沉重的。

“我离开武昌的时候,将铁厂之事郑重委托给谭抚台,他对铁厂关心得如何?”

张之洞在江宁这段时间里,湖广总督由湖北巡抚谭继洶署理。对于张之洞提的这个问题,大家一时都沉默着。谭继洶仍是湖北巡抚,说他的不是,得罪了他总不是好事。

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陈念礽在这方面的顾虑少些,他见老岳父的话没人回应,遂答:“谭大人只去过铁厂一次,平时也几乎不过问铁厂的事。”

张之洞非常不悦:“其他人呢?湖北的藩、臬两司呢?”

张之洞走后不久,藩司王之春、臬司陈宝箴先后调迁外省,接任的藩司员凤林、臬司龙锡庆也都对洋务不热心。

见大家依然不做声,陈念礽又答道:“他们也不过问铁厂的事。”

“啪”的一声把大家惊吓一跳,张之洞拍打着桌面火道:“铁厂又不是我张某人的私产,我一走,湖北的人都不过问了,岂有此理!”

蔡锡勇息事宁人:“铁厂没管理好,总是卑职等人的责任。我们是要湖北腾挪银子给我们,他们拿不出银子,所以也不好意思问我们的事了。”

张之洞问:“铁厂目前缺多少银子?”

徐建寅答:“至少要一百万两才能全面转动起来。”

作品简介: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作者:唐浩明

标签:唐浩明张之洞历史晚清传记

张之洞》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一、受谭继洵之托,张之洞着力开导谭嗣同,劝他以捐班入仕2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七、采石矶上,师生宾主射覆续联打诗钟3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六、焦山定慧寺留下张之洞“与时维新”的楹联4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五、张之洞资助的《强学报》,竟然以“孔子卒后”纪年5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四、若康有为能为我张之洞所用,岂不更妙6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三、“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朱熹的这两句诗给张之洞以启示7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二、桑治平决定跳出名利场,与初恋情人一道融入天地造化之中8第十五章 与时维新 一、桑治平寄重望于张家二公子9第十四章 署理两江 六、东山再起的恭王,欲以战和两手应付危局10第十四章 署理两江 五、恭王府里,败军之将一吐苦水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