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陈景润_陈景润--第七章 玫瑰色

沈世豪
传记回忆
总共10章(已完结

陈景润 精彩片段:

陈景润--第七章 玫瑰色

缘份

爱情,是人世间珍贵的缘份。当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世界,出现在具有传奇色彩的数学巨人身上的时候,便留下了永远耐人寻味的人间佳话。

全国科学大会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关心陈景润的健康,嘱咐有关部门替陈景润做一次全面的检查。长期超负荷的研究,陈景润得了多种疾病,身体状况不大好,住进了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

其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已把陈景润炒得家喻户晓。陈景润的到来,受到这家部队医院的盛情接待。医生、护士们出于崇敬和好奇,都争相一睹陈景润的丰采。他长得并不出众,尽管,已是声名远扬,仍然留着小平头,个子稍小,只有1.68米左右。一副孩子气很足的娃娃脸,苍白,带着明显的病容,目光却是真诚和善的。看见那么多人围过来,不善言辞的他,仿佛还有些腼腆,只是连声地说:“谢谢,谢谢!”

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并不是第一批涌去看陈景润的。同事们看到陈景润,回来嘻嘻哈哈说个不停:“名人,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出于好奇,由昆拉了一个伙伴,一起去看陈景润。

这真是一份奇缘!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主动地和由昆打招呼,亲切地请她们坐下。素来口讷的他,话也多了。令许多人为之入迷的爱情第一印象,正如古人所说的一见钟情,居然神奇地把陈景润紧锁了几十年的爱情大门催开了。后来,由昆被分配到陈景润住的病房当值班医生,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就显得特别高兴。有一天,他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哪里?有没有成家?有没有男朋友?性格爽朗的由昆,毫不设防,她想也没想,便心直口快地回答:“没有,没有,还早着呢!”

他们慢慢地熟悉了。高干病房实行包餐制,饭菜品种很丰富,但陈景润总是点一碗面条加两个鸡蛋,由昆觉得奇怪,就问道:“你怎么那么爱吃面条呢?”陈景润回答:“面条好,吃得快,好消化。”说完,反问由昆一句:“你喜欢么?”由昆回答:“我爱吃大米。”

过了一会,她听见陈景润自言自语地说:“我吃面,你吃米,正好!”当时,北方缺大米。北京的大米是按定量配给的,陈景润说得很认真,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得出的一个结论。

由昆心里一动,思忖着:我吃米和你吃面有什么关系?这个陈景润真有点怪。单纯质朴的女军人的思维逻辑,毕竟没有数学家那样严密,她哪里想到,这便是陈景润第一次抛出的探空气球呢?

由昆爱学习。每次查房之后,有一段空闲时间,她便坐在病房的阳台上自学英语。陈景润的英语很不错,主要靠自学。他随身总是带一架小收音机,连住院也不例外,每天坚持收听英语广播,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由昆轻声朗读英语的声音叩动了他的心弦,还是窗外那轻盈动人的倩影令他心旌摇动?他穿着条纹疗养服,不声不响地走到由昆的身旁。

人们皆以为陈景润只痴迷于数学,对其他方面一窍不通,尤其是他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求爱信,犹如铁石心肠的人一样,不动声色,这种看法仿佛更是不容置疑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心气太高的人往往容易遭到别人的误解。陈景润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他同样有七情六欲。不同于一般人的是,他不乏痴心追求者的心计和谋略,驰骋数学王国的他,懂得按照数学的运算规律,一步一步地把他的意中人引入已经设好的方程式中。

他不动声色地询问由昆学习英语的情况,偶尔,也用熟练的英语和由昆交谈几句,简单而韵味悠长的对话,使由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过了一会,陈景润告诉由昆,英语是要天天学的,只要一天不学,就会生疏甚至淡忘,他和善诚恳地提出:“我们一起学英语吧!”

由昆一口回绝了。她急促地说:“不行,不行。医院有规定,不准打扰病人,我还是一个人学。”

作品简介:

邓小平:中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

他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那瘦弱的身影,几乎凝聚了全世界所有数学家关注倾慕的目光。自负的日本人,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称道两位数学奇才:一位是祖冲之,一位便是陈景润。他们由衷地在这两位中华俊杰面前顶礼膜拜。

1975年,正值文革动乱之际,邓小平同志一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力排众议,以挽狂澜于既倒的扭转乾坤之势,重整山河。在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日子里,这位伟人犀利深邃的目光,同样没有忘记给处于逆境之中的陈景润投去深情的一瞥。面对着恶毒攻击陈景润等科学家走白专道路的一派胡言,邓小平拍案而起,斥责: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当他了解到陈景润顽强拼搏的传奇式经历和出类拔萃的业绩后,无限感慨地说:像陈景润这样的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数学家,堪称时代的楷模,世纪的丰碑。这位数学巨星,尽管已经去世一年多了,然而,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一个人便是一个世界,一个人便是一页历史。陈景润是旷世奇才,然而,沿着他的足迹,我们却可以清晰地倾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可以鲜活地领略到岁月风雨的凉热,可以敏感地品味到人生奋斗的艰难和壮美。倘若说,人生是一部教科书,那么,陈景润的一生,便是足以让世世代代皆可细细揣摩、咀嚼、吮吸以至于奉为典范的一部长卷,一部宏篇巨著。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他是不幸的,当他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胸怀朝阳,迈入一个崭新纪元的时候,本应处处洋溢着万丈春光,满目鲜花。然而,他却像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一样,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流过的泪甚至殷红的血,给他的生命濡染了浓重的悲壮色彩。

他又是幸运的。综观他并不漫长的人生之旅,每一关键的步履,都有幸得到人民的哺育、滋润、支持;都有幸分享党的温暖、关心、爱护;甚至,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直接关怀,得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如阳光般温暖的直接关照和褒奖。正因为如此,光明才战胜了黑暗,正义才战胜了邪恶,真理才战胜了谬论,科学才战胜了愚昧,文明才战胜了野蛮。陈景润的人生处处洋溢着雄奇壮阔的色彩。他的欣喜、惊喜和那纯真、憨厚、永恒的微笑,幻出一首美丽壮阔的史诗。

黑色的灾难和狰狞的魔影几乎一步也不肯放过他,令人惊叹的是,幸运之神却像偏袒这位奇才的慈祥的长者,处处护卫着他,于是,才演出了一幕幕悲喜交集的壮剧。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难得有人像陈景润那样得到如此之多的仿佛是天赐的一个个的机遇,命运同样垂青于他。陈景润一生中所蕴含的厚重深沉的际遇,使他的生命焕发出摇曳多姿的迷人韵味。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陈景润走了,他已化为了历史;化为了祖国大地上不屈的高山、浩瀚的大海;化为了人们绵绵无尽的思念以及人们为弘扬他的精神和进一步开创他的事业而奋勇前进的脚步。

历史是不朽的。那是源远流长的母亲河。陈景润用生命编织了昨日历史的辉煌,它牵起了今天的绚烂,明天的幽远,它流过炎黄子孙的心田,也流过祖国大地的春夏秋冬。

时代和社会的巨变,正更加强烈地证明一个伟人的英明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这一真理之树矗立云天,扫尽不时卷来的阴霾,我们的人民,将会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呼唤陈景润。

陈景润必将得到永生。

作者:沈世豪

标签:陈景润沈世豪

陈景润》最热门章节:
1陈景润--第十章 悲壮的日子2陈景润--第九章 情溢寰中3陈景润--第八章 搭梯子4陈景润--第七章 玫瑰色5陈景润--第六章 科学的春天6陈景润--第五章 风雷激荡7陈景润--第四章 喋血跋涉8陈景润--第三章 卑贱者9陈景润--第二章 大海扬帆10陈景润--第一章 胪雷之子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