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曹操大传_第二十五章 曹操盛宴铜雀台(4)

王义祥
传记回忆
总共225章(已完结

曹操大传 精彩片段:

第二十五章 曹操盛宴铜雀台(4)

因此,目下我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像姜太公一般,怀着“美玉”般的高才,却闲得没事干,坐在渭水边上钓鱼的人?或者有没有像辅佐汉高祖的陈平那样,落魄得靠盗用兄嫂的钱过活,却没有人能知晓他的才华的人?你们大家辅助我,我们共治国,是不是应该竭力觅寻人才,并注意他们的适任性,使我能得而用之呢?

要知道,有行之士,未必进取;而进取之士,未必有行。陈平这种人便称不上笃行,苏秦更不能算是有信之士,但陈平助汉高祖建立了不朽基业,苏秦为六国相,同时还助了弱小的燕国。由此可知,真正的人才自有他的缺点,我们就万不可因其缺点就“偏德”而废其才。负责人才举荐的官员,应深深体会我的心意,使有才之士不被遗漏,国家的大政得以有效地推行。

昔日伊挚、傅说二人,均出身于贱人,管仲则本是齐桓公的仇人;但他们得到重用后,国家就因而兴盛起来了;萧何、曹参二人,只是地方上的小吏,韩信、陈平更是“污名播于天下”,有不少人在公开场合也耻笑他们,可他们却终能助汉高祖建成大业,名传千古。

吴起是有名的权欲过盛的将领,靠杀死自己的妻子来博取上司的信任,以散钱财来寻求一官半职,甚至连母亲去世都不去奔丧,像他这样的人,不可不谓至恶了,何谈德行呢?但当他在魏国为将时,凶猛的秦兵却不敢东向;而他在楚国为相时,韩国、赵国、魏国更不敢有南征的企望,可见这位全无德行的人,对国家又是何其重要啊!

以武将而言,德行的用途似乎不大,重要的是他能否果敢地不顾危险,临敌力战。文俗之吏,高才异质,凡是堪当守国重任的,甚至于有污名的,被大家耻笑的,或被指责为不仁不孝,却能够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奇才,都是我所急需的,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偏见而有所废置。

……

众人听毕,一齐起身,纷纷说道:“虽伊尹、周公,不及丞相远矣!”

曹操也站起身来,与百官连饮数杯,笑道:

“今日欢宴宣令,世所罕有,我觉得也该为之一庆。可呼所蓄官妓来,咱们今日共谋一醉,并祝夏侯渊、徐晃二将军旗开得胜!”

一时间,欢声如雷。众人直饮到天黑,又点上火烛继续痛饮。许多将官拥着妖娆百状的官妓,沉醉不已,直到天明,方才散去。

这一天,是曹操赤壁兵败后心气最盛的一天。

一四九转眼间,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却说并州太原人商曜聚兵占据了太原。这商曜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自幼好道术,成人后避尘嚣,隐居于武都栖斗山。据说,他的母亲生他前一夜,梦一颗凶星坠于屋后,以为大不吉;醒而告其夫,其夫亦感惊惧不已。适时有一道人,高髻横鬓,鹅步而过,商父急忙延请于家中,具告梦境。道人当场起了一课,道:“此子以凡人心而窃居星位,理当遭贬。如果他成人后能不为凡间名利、金钱、酒色所迷,则自有归天之日;反之,则必死于非命。”言讫而去。

当天晚上,商母诞下一子。商父因念其为下界凶星,故取“曜”字,为其在人间的名字。

作品简介:

东汉末年,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外戚宦官当道,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作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曹操,怀抱救国之志,除暴抗强,惩治腐败,几经沉浮,终于以一个政治家的魄力,军事家的谋略,消灭了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北部中国。在政治上,他坚决实行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极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一套治理国家和军队的法规措施。他注释的《孙子兵法》和《兵法摘要》在国内外军事史上都占重要位置。在文学上,他开建安文学之先河,登高必赋,吟诗言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他精围棋,功书法,好音乐,一生不信天命,移风易俗,提倡节俭,重视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改变政风、民风树立典范。这部电视剧定位于历史人物故事片,描述曹操从22岁到66岁近半个世纪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曹操在治国用人、发展生产、和睦民族、繁荣文学诸方面的卓越成就,突出表现曹操在军事谋略和家庭婚姻情爱方面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揭示人物复杂多面的本质和个性。

作者:王义祥

标签:曹操大传王义祥

曹操大传》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5)2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4)3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3)4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1)5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0)6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9)7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8)8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7)9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6)10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5)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