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文字的故事_12 死去的字 二十八个有关马的文字

唐诺
随笔杂谈
总共72章(已完结

文字的故事 精彩片段:

12 死去的字

这个字是我从许进雄先生的书里看来的,我手中其他的甲骨文资料和书籍里都没有,大概是因为已无法辨识而予以省略——其实这样子的字非常多,在为数五千的甲骨文中,我们可辨识的据说才一千多。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已然死去的字,成为朽骨和残骸,占到甲骨文三分之二的数量,这样的比例我们通常会称之为“绝大多数”,可用来做民主社会最困难的决定,包括修改宪法,还有罢免总统副总统。

然而,这种方式死去的甲骨字是什么意思?像我们这个头戴饰着流苏穗子大面具之人的字,我们是不晓得它叫什么,要怎么转换为现存使用的文字,并且不知道如何在往后的实际书写表述时再用它,但我们并不是真的对它一无所知,这个栩栩如生的造型,三千年后不经任何介绍和我们乍然相遇,谁都还是多少看得出它大概是什么,想传达些什么——这大概是个巫者或者舞者(这两者极可能非常重叠,在当时),于祭祀仪式或乐舞时刻(这也极可能是同一件事),戴上面具,粉墨登场。

气宇轩昂,气概逼人,死后还是这么美丽生动。

二十八个有关马的文字

我们前面讲到过一种文字的死亡状况,如一度死去的古埃及文字,如到今天还全无一丝生命迹象可言的古爱琴海线形文字A(线型文字B这个系统,一如古埃及文字,幸运而漂亮地救活过来了),以及镌刻于数千枚图章之上,距今约五千年的铜器时代印度文字等等。

这类拼音文字的死法是集体地死去,灭绝地死去,一切讯息戛然中止,一丝也不再透露,只留下大片的文字废墟,构成一个美丽、诱人,却诡谲不已的谜样画面,你知道其中必然有完整合理的讯息,一页历史,一段祷辞,一则神话传说,或竟只是平凡的日常琐事乃至于物价和货物品名的备忘记载。当它们用另一种文字来更替时,都可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看就懂的,但现在它们却永远被封存起来,禁锢于奇特的符号之内,像地底的特洛伊,像火山灰厚厚覆盖的庞贝古城,甚至像从安地列斯冰冷山顶蒸发而去的玛雅王国,或传说中沉入海底再不会浮现的亚特兰提斯。

但这里我们要说的这种文字死亡,没这么戏剧性,不是这种某文字国族的集体沉睡或神秘覆亡,而是个别的、经常性的死亡——概念上,我们并非完全看不懂它,只是因为它失去了效能,不再活络于我们的口语书写之中,毋宁就像蜂王完成交配之后的无用雄蜂,被驱赶出蜂巢,只能一只只死去。

失去效能,通常源自于我们生活实况的变化,某些旧事物某些昔日的概念因此从历史退场,于是,和这些事物这些概念密实相连共生的某一部分文字遂跟着退场死去。

举实例可能好说清楚一些——我女儿从小就爱马成痴,如今才刚上高一,骑马的年龄倒也积累到四五岁了,小时候有回我和她心血来潮,翻翻《辞源》找了有关马的字,猜我们找到什么?

女儿如获至宝地完成了一张表,感觉很像是得到一串五彩缤纷却又无用的玻璃珠链子——

馵(音zhù,亦作“”)膝以上为白色的马。

駂(音bǎo),黑白杂毛的马。

駓(音pī),毛色黄白相杂的马。

作品简介:

这本书的缘起,是作者读《说文解字》未能过瘾,转而到甲骨文中寻找中国文字原貌,谁想因爱成痴,于是有了这个由文字和故事构成的美丽世界——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么?也许我们在里面待得太久,已经感官麻木了。而唐诺,一个游手好闲的漫游者,随手拾起散落在历史途中的文字碎片,抹去上面的灰尘,拨弄它们发出“叮当”的脆响……于是记忆部分复活,古老的灵魂被召回那么一点点,历史和当下碰出火花。我们有幸跟随作者进入一座座歧路花园,希望找回与文字曾经亲近的感情,以支撑我们脆弱的智慧……

作者:唐诺

标签:唐诺文字的故事随笔文字学台湾

文字的故事》最热门章节:
113 卷土重来的图形字 “文”和“字”213 卷土重来的图形字 保护保卫自己313 卷土重来的图形字 没文字的喜悦413 卷土重来的图形字 有限文字的真相512 死去的字 风露想遗民612 死去的字 小说家如是说712 死去的字 和权力勾结812 死去的字 单独命名912 死去的字 海市蜃楼的玉之王国1012 死去的字 二十八个有关马的文字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