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鲁孙系列·南北看_沉泥掘窟琐忆

唐鲁孙
随笔杂谈
总共24章(已完结

唐鲁孙系列·南北看 精彩片段:

沉泥掘窟琐忆

大家一提东北的煤矿,总是说抚顺煤矿怎样怎样,抚顺是露天煤矿,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东北有个抚顺煤矿。

胜利复员,资源委员会就当时的东北情势,能够收拾残余,短期开工生产的有阜新、北票、西安、本溪湖四个矿区,于是在沈阳成立了四矿联合办事处,各矿分派管理技术人员前往接收,准备早点恢复生产。

北票煤矿,位于热河省内,抗战之前,是由英国人首先开采的,所以在机械设备、场矿管理、福利措施各方面,都有一套办法。虽然后来被日本掠夺经营,可是英国人那套企管办法,日本人也觉得比他们高明,大致还能一仍旧贯,没有太多的改动。矿区的总办公厅设在冠山,另外还有两个支矿。其中一个支矿叫三宝,经过地质专家、矿冶专家探勘的结果,说是煤脉不十分宽广,而且断层煤,经济价值较差,所以暂时停采。可是三宝的煤脉,要跟台湾瑞芳等地的煤矿来比,煤层的宽长厚度仍然不成比例,就拿热量来说吧,火力能相差一倍半左右。

据北票煤矿工务处处长俞再霖说,东北四矿好有一比:阜新煤矿出煤质量中上,像大家庭当家主事的主事少奶奶;西安煤矿像小家碧玉出身的姨太太;本溪湖煤矿像善体人意的慧婢;至于北票煤矿就像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照当时的产销情形来说,俞再霖形容得可真是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北票的煤,热量之高,是世所罕见的,高达一万八九千度,升火可以不用引火的劈柴,只要一根洋火就能把煤燃烧起来。北票出产的煤都是由葫芦岛出口南运,十之八九供应各大兵工厂炼钢,说它是千金小姐,还真是一点儿不假。

英国人主持煤矿时候的总办公厅是在南山坡,可以容纳五六百人办公,地上都是高级拼花地板,暖气的金属炉片全凿有极精细的花纹图案。可惜胜利之后,俄国人曾经短时期占领北票,凡是值钱器具财物,甚至庞然大物整台整座的机器,都破墙裂壁地拉回去作战利品。

北票矿区的总医院乜是异常庞大的,虽然迭经兵燹面目全非,可是听一般在北票服务老同仁说,医院在未毁之前,病床有一千多张,因为在民国二十几年有一次矿坑大火,事后救出的伤患就有七八百人,所以后来医院床位大事扩充。我们在凭吊断壁残垣的时候,遥想当年,他们所说的话,确实没有夸大。

民国三十四年大家奉命到北票接收,当时矿区残留的日本男女职工,以及老弱妇婴,大约还有五百多人。日本妇女非常柔顺,派在各办公厅服务的职工,对于接收人员更是柔情绰态,环姿绝逸,于是发生了若干缠绵悱侧的桃色新闻。后来资委会命令矿工同仁对工作或美姬请择其一。有一位柳副理以望六之年,已绾情丝,再让他断裾夺情,不但五中愧作,而且意良不忍,毫不犹豫,毅然呈辞,玩然携美,泛舟遨游五湖去了。

北票煤矿在接收不久,热河战事就连绵不断,一会儿说共产党李运昌部从长城各口直扑东北,已经选定热河走廊,作为休养生息,整补装备的地点。北票煤矿有自己的工厂可以修配轻重武器,医务人员众多,理疗药品充沛,尤其粮食给养堆集如山,更是他们夺取的主要目标。一会儿又传说共产党跟皇协军已经妥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许冲进北票。工作同仁人心惶惶,矿警大队更是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处此情形之下,除了极少数同仁,到矿区原本就是携眷来的之外,谁还有胆子接眷呀。大家都是光棍儿一条,每日三餐可就大成问题啦。

谈到了吃,总务处虽然是责无旁贷组织了伙食团。早餐每人一只鸡蛋,煮蛋、卧果、煎炸悉听尊便,稀饭尽饱;午晚四人一桌,鸡鸭鱼肉,六菜一汤,菜量丰足;晚上还有烫热的老米酒管够。可是吃了不到十天,看着挺好的材料,端上来沫沫丢丢的一碗,混灰的颜色,简直像泔水,谁也不敢动筷子,于是大家就炸了营啦(哄闹起来)。笔者素来食量小,早餐一蛋一粥毫元问题,中午对付一个馒头,如果不饱就回宿舍吃个苹果,也就算了。到了晚饭也不过点点卯,回到宿舍让工友买了一筐鸡蛋,每天清早有人出矿区再带几个烧饼搁着,晚上可以吃炒鸡蛋夹烧饼当宵夜,闻风而仿效者有六七口子之多。大家思来想去,照这样长久下去总不是办法,于是大家提议改组伙食团。

选举结果,这个伙头军就落在本人头上啦。既然是众人的事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好打起精神来干吧。当时笔者请了工厂的主任,车辆调度课长当总干事。伙食费由矿方负担,凡是单身同仁由矿方每月津贴东北流通券四千元,每月每人一级块煤一吨。拿这些钱来办伙食,照彼时东北物价来说,是足足有余的。伙头军一上任,第一件事让总务处先买关东冰糖碱四十斤、洗面盆二十只、毛巾二十条、本色粗布十丈。首先把饭厅工役加以训练,规定所有工役一定每三天剪一次手指甲,每天要把指甲里脏垢剔出,在开饭前检查一遍。桌椅板凳,都泡碱水洗得千干净净,原木不上漆的桌椅要见白碴儿,碗筷碟盘要冲洗干净拭干。第二件事拜托工厂工人把饭厅全部装纱窗纱门,厨房里做一批大小锅盖,以一锅一盖为目标,另外利用工场废铜,做一批紫铜一品锅。伙食团开张大吉,厨房饭厅,到处都洁净无尘,做出来的菜都有锅盖,自然色是色,味是味啦。逢到星期二、五,每桌各加紫铜一品锅一只,原汤原汁又热又鲜,从此大家都改变了以往一进饭厅就发愁昀气氛。后来如果有人请带家眷的单身汉打牙祭,都想法避开二、五两天,因为伙食团的人,谁也不放弃二、五两天的犒劳。后来有几位有家眷的,自己不做饭也来请求搭伙啦,人头份儿您能每月照缴四千元,我们也只好来者不拒,一律代办。谁叫大家都是同甘共苦的同事呢。

参加伙食团同仁应领的煤谁都没有领过,当时煤价是九千元一吨,后来物价波动,煤价一调整就是一万元。我们这时把伙食团同仁,应领未领的煤全部领出来运到锦州出售,把售煤的款项,分在秦皇岛、北平买了大批干海味,准备逢到节日有庆典的时候大家加菜。

在本人到矿不久,奉令去北平公干,限定阴历除夕,一定赶回北票交差。幸不辱命,真是除夕掌灯时分才赶到矿区,只见饭厅里灯火通明,锅勺乱响,约有三四十号厨师杂役,手忙脚乱,大包其饺子。每个窗户外,都铺着一领崭新的芦席,包好饺子,往窗席上一扔,您说有多冷,饺子敢情已经冻成冰蛋,馅子如何先不提,皮子足有银元那样厚,再大的肚量恐怕也吃不下十个去。第二天早上一起身,大雪纷飞,皑皑的白雪,敢情下了一夜,想起昨晚特大号饺子,什么胃口也没有啦,干脆大礼堂的春节联欢团圆春酒也免啦。睡到靠近中午,忽然被铲雪推雪声音吵醒,大雪一直是激荡飞舞,愈下愈大,宿舍的门窗全部被大雪给封盖,冻结,没法开启。十几位工友正忙着扫雪开门,请我去参加团圆春酒呢!北票的大礼堂,本来是崇楼飞阁,巍峨高耸的,自从经过俄国人的洗劫,所有礼堂上的“别拉汽”(东北人管暖气管叫别拉汽)全部被拆走。胜利后,限于财力,只能择要小修,所以大礼堂聚会,只能用铁火盆取暖啦。虽然大礼堂摆上三四十个大火盆,又临时砌了两个大火池子,可是谁也不敢摘帽子,脱大衣。从厨房把菜端出来,红烧肘子已经变成冻蹄。夹个饺子未尝尝,大锅煮饺子外火内寒,肉馅儿冻成冰蛋还没化呢,您说怎么下咽呀。

讲到穿,有人说东北有三个地方最冷,一处是黑龙江,一处是齐齐哈尔,另一处就是北票。既然叫热河应当暖和才对,怎么反倒特别冷呢?您要知道虽然地名叫热河,可是清朝皇帝夏天都要到热河行官来避暑,夏天特别凉快,到了冬天自然比别的地方更要冷点啦,何况北票又在金岭寺的山区呢。

东北的老年人说,到了真冷的气候,不管你外面穿的是羊毛衫、丝棉袄、各种长毛皮衣,贴身一定要有件棉背心,是小棉袄才能挡寒,起先大家都不信。有一次我因为有急事,要赶到支矿去,事务处没听清楚,只开了一辆火车头来,我因为事情紧急,就跳上火车头,让车开行。当时我穿的是羊毛衫裤、丝棉袄裤、老羊皮袍、长毛绒大衣、皮帽皮靴皮手套,可是站在车头,车行不到五百米,一阵风来,凛冽刺骨,冷得整个身体好像什么也没穿似的,跟跌到冰窖里一样。只好赶紧开进车库加挂一节车厢,否则非冻僵了不可。

作品简介:

本书收录唐鲁孙所写关于民俗掌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宫廷秘闻的文章二十四篇,介绍了唐鲁孙记忆中老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有趣事物和口耳相传的野史逸闻,自刽子手看到小凤仙,自衙门里的老夫子看到卢燕,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通俗演绎,这些内容如今已很难见到或听说,从而使得本书的记载显得尤为珍贵。

作者:唐鲁孙

标签:唐鲁孙美食饮食民俗民国

唐鲁孙系列·南北看》最热门章节:
1神龙见首2谈印3北平琉璃厂的南纸店笔墨庄4北平人办丧事5闲话红白事儿6沉泥掘窟琐忆7从小友想起一段旧事8卢燕卢母9关于小凤仙的种种10御苑深处话宫娥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