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楚汉争霸启示录_结语 为什么楚汉争霸的结局是刘胜项败?

潇水
历史小说
总共68章(已完结

楚汉争霸启示录 精彩片段:

结语

为什么楚汉争霸的结局是刘胜项败?

当刘邦听说了项王的身死的时候,很可能还搞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成功。

传统上以为刘邦是个窝窝囊囊的常败将军,其实,仔细看这场征战的脉络,发现其实刘邦一直在作战略进攻,他一度占领东边的彭城,又遣韩信把燕、赵、齐给占了。刘邦自己则占了陕西,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半包围的态势,随后刘邦与项羽长期对峙在中原。说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其实是刘邦的几次主动组织进攻因为远离大本营而失败,是进攻中的失败。项羽追击反攻,只要一追得远了,追到中原偏西,就也寸步难进。所以我觉得刘、项之间一直是平手。从战略进攻的角度来看,刘邦还要更咄咄逼人一些。最后到了项羽垓下大败的时候整个北方乃至东方几乎已经全被刘邦逐年的战略进攻而占据了,项羽输得一点都不冤枉。

通常人对刘邦的取胜和项羽的失败,都有普遍的误解,主要是觉得刘邦特小人,无所不用其极,而项羽特君子,总是大度和耿直,所以斗不过小人,最后失败了。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大度的是刘邦,刘邦因为大度,所以手下吸引的能人很多,比如韩信,整个占领了北方,从而对项羽势力进行了战略半包围,刘邦本人又在荥阳、成皋一带长期堵住了项羽,所以,最后项羽的垓下之败,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已经被战略大包围了。四面楚歌不管唱不唱,他都是要失败的。项羽的失败,也在于项羽用的人,都是南方楚国地盘的人,刘邦虽然本人也算楚国人,但是他的势力圈,主要是陕西和北方,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来讲,北方当时还是胜过南方,包括秦本土的士兵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这也是刘邦军团势必压过项羽的原因。

项羽本人,其实非常不成熟,表现在用人上玩印不授,不肯和功臣共享福。所以他的人,多投奔了刘邦去了。项羽所用的,都是本族亲族,如何能不败。

有人说,项羽失败,是因为搞了大分封,这是历史的倒退,很多学者论文都这么写,这是很可笑的,是没有认真看当时的历史。从客观来讲,分封是有助于成功的,因为前面已经说了,秦朝的速亡就是在于不分封,在于过快实行了高度的皇权专制,没有照顾分封制的历史渐进性。后来刘邦也搞大分封,从而保住了天下的政治稳定,汉朝因此也长寿了。所以,项羽的失败,不在于也去搞分封,而在于他的分封做得有问题。主要就是他分封不公,他把很多当时还在六国贵族之后——自立为王做控制的地盘,都封给了自己的部将和亲自己的人。于是激化了这些旧王和他封的新王之间的矛盾,所以齐王、赵王、魏王等,都迅速起来反他。项羽处于这样的被动,同时刘邦也开始出兵,终于混战起来,经历三年多,战败项羽。

所以,项羽的失败,在于他的这种出于集权考虑的分封,搞得太急了,有点类似秦王朝的速败了。从项羽的本意来讲,他是希望统一的,所以在他分封的时候,尽量用自己好控制的人,以便未来自己当上皇帝。但是他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没有度德量力,使得这些利益被伤害了的旧王,开始瓦解和进攻他的统帅地位。从这一角度来讲,项羽也是不大度,不肯把天下拱手分给已经存在的六国旧王——这个旧王的意思,是指刘邦项羽等人开始起义后,六国逐渐形成的新的诸侯国和诸侯王。这和项羽一贯玩印不授,不肯跟部将分享好处,其心态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总的来讲,项羽失败最大的一个方面是在于不肯分出好处,与下面的人或同盟的人同利。而刘邦则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大度,不管是在楚汉相争期间,还是汉朝建立以后,都把大块的土地分封赏出去了。在汉朝初年,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被刘邦封给了诸侯王。这是他得人之力而胜利的原因。

当然这么做,也是坏处,就是眼前有利了,但是未来面对这个分出去的权力分散的摊子,自己不好收拾,因为自己的权力有限。

刘邦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忖自己能力不行,所以必须大度,必须重封自己的部将和同盟,以此来求得与项羽相抗衡。而项羽的不大度,项羽的玩印不授,其根本原因,除了可能在性格方面的偏狭以外,主要可能还是因为自忖自己强大,觉得自己了不起,不需要求人,所以对于部将和同盟,都傲气得很,什么好处也不给他们,对方不听自己的了,就出兵去打他们,坑灭他们——比如对于齐国。这样看来,项羽和关羽就有一比了。关羽最后在襄樊城跟曹操决斗的时候,因为自己很勇,所以就很傲,忽视同盟。不肯跟孙权结亲,骂孙权的儿子是犬子,孙权来襄助很迟,他又骂孙权是貉子,以后我要灭了你这貉子。最后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联手夹击下,一溃而败了。

项羽这么傲,忽视与部将和同盟的利益相结和关系巩固,这大约跟他在前期的巨鹿大战,凭着楚国本国兵的劣势兵力,一举战败章邯的三十万大军有关。所以我们说,福和祸都是连着的,前面的福,使得他变得孤高和过于自信,于是失去盟友和援助,导致了最后的祸。

我去福州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做生意都很精明,但是没有做得大的,都是小公司小企业。因为不肯跟别人合作,怕别人分了好处去,都是自己单打独斗,于是生意虽然赚钱,但都做不大。这大约也跟项羽有一样的心理了。

下面再说说项羽的身份,项羽可以和贵族画等号吗?

有人说,项羽失败了,因为项羽是贵族;刘邦战胜了,因为刘邦是布衣。这个我也不能同意。

作品简介:

决战垓下前,刘邦逢项羽必败,至少有四次,刘邦险成项羽刀下之鬼:

公元前206年,鸿门宴,项羽已经把刀架在刘邦脖子上,却因一念之差,被刘邦借如厕遁走;

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外,五十六万汉军一夜之间被项羽三万人马全歼,刘邦在风沙掩护下才侥幸脱险;

公元前204年六月,荥阳城下,刘邦与部下换装后才艰难突出项羽重围,死里逃生。

同年六月,刘邦在成皋又被项羽围困,陷入绝境,被迫抛下部队,孤身逃过黄河。

直到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终于在垓下等来了唯一一次机会,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没有留给项羽任何机会,最终逼得霸王自刎乌江。

翻开《楚汉争霸启示录》,看刘邦如何在每次都被对手击败的情况下,把握住唯一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作者:潇水

标签:潇水楚汉争霸汉朝秦汉史

楚汉争霸启示录》最热门章节:
1结语 为什么楚汉争霸的结局是刘胜项败?2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项羽之死3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刘邦毁约4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鸿沟和议5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蒯通说韩信6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武涉说韩信7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韩信封齐王8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遭暗算,刘邦险丧命9第十一章 垓下之围,错误的突围方式葬送了项羽最后的机会 项羽斗力,刘邦斗智10第十章 中原拉锯战,刘邦在屡战屡败中赢得主动 潍水之战,韩信平齐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