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_第四章 要的是你表表心

董尧
历史小说
总共12章(已完结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 精彩片段:

第四章 要的是你表表心

中国版图上出现叫“北洋”的军队,应该从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起。因为这支新军归北洋大臣节制。l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因而,所建军队便称北洋军。辛亥之役,清帝退位,共和兴起,袁世凯成为共和中国的大总统,他所建的这支北洋军便成了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握有控制权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世凯病死了,他的那支北洋军队因为受着东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的钳制,遂分为以皖人段祺瑞所指挥的皖系,以直人冯国璋、曹锟所指挥的直系和以奉人张作霖所指挥的奉系三足鼎立之势。于是,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大混战的高峰期。l920年7月发生的直皖大战,皖系出动五个师和四个混成旅组成的定国军,段祺瑞任总司令;直军以一个师九个混成旅组成的讨逆军,吴佩孚任前敌总司令,激战四日,皖军大败,段祺瑞宣布下野。北京政权为直奉两家共有。l922年4月下旬,由于分赃不公发生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张作霖指挥四个师、九个旅约十二万奉军,自任镇威军总司令;吴佩孚指挥七个师、五个旅约十万直军,自任直军总司令,两军从长辛店始拉开战幕。至6月上旬,以奉军之败结束。至此,北京政权落入直系之手,为曹锟的总统梦辟开了大门。

得天下的人总想得大位!

曹锟不安于“保定”一隅了,他想据有北京。

可是,曹锟有一点并不自量,他手下的直系人马并不是团结得如同一人——曹锟在保定做“总统”梦时,吴佩孚回洛阳去营造他的“中州”去了。吴佩孚的信念是:只有用武力统一了天下,天下才能所属,“花钱买议员的选票,那是不牢固的”。但是,吴佩孚看透了曹锟,知道他非过几天总统瘾不可,说是说不服他。“咱们暂时就各走各的吧!”于是,直系队伍在不声不响之中分出了曹锟的“保定派”和吴佩孚的“洛阳派”。

到洛阳去的吴佩孚,凭着富饶的中州,一心去经营他的武装,梦想走自己的“武装统--中国”路。于是,在自己书房的门楣上新张起一副能表白。心迹的对联:

龙泉剑斩血汪洋

千里直驱黄河黄

曹锟迫不及待。60岁的人,无法再慢慢悠悠地等下去。天津回来之后,心情尤急,兄弟们都愿意出钱了,有了钱,赶快买(总统)不就完了。他偷偷地在密室中打开保险柜,取出从北京秘密带回的一包总统印——他舍不得把它们留在北京,他真想把它们一颗一颗都系在腰带上。若不是怕不保险,他准会那样做。就这样,他只要走进密室,总要把保险柜打开,亲呢地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抚摸个够,然后再谨慎地锁起来——,一颗一颗地又抚摸起来。那颗颗闪着金光的大小“疙瘩”,不仅灰尘让他摸光了,印文的朱砂红泥也被摸光了,他虽然还不曾用它们印在什么公文上。他多么急想用它们呀,那可是世界上最光彩的事情。

曹锟又过了一阵“抚摸总统大印”的瘾,还是轻轻地、无可奈何地叹息着,再把它们包起来,放在原处,重新锁上保险柜的门。“什么时候才能不锁呀?!”

锁好了总统大印,曹锟觉得“应该马上干点实事了”。他从密室走出,对身边的侍从说:“你把副参谋长王养怡找来,我有急事。王坦,50多岁的人还是一表清秀的人才,连流行的小八字胡也不留,虽担着军中副参谋长之职,却很少军戎打扮。早年,长衫小帽,有时还拄一根文明小棍,俨然一副名流绅士;近年来,却又多是装束西化,穿起马裤和胸前有排扣的西服,足下自然有一双锃亮的皮鞋,文明棍不见了,多了一只公文包包。此人年富力强,行动敏捷,思维敏捷,又善于谈吐,是京、津、保颇有点名气的名士派人物。虽然在吴佩孚眼中并不十分高大——吴佩孚的儒家的眼光批评他华而不实,说他是个只注重修饰外表而腹中空的花花公子,认为他只能败事,不能成事——,但在曹锟心里,却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值得信赖的人才。这样,便应了那句“人以群分”的俗话,王坦成了曹锟的座上客、心腹。

王坦来到曹锟面前,寒暄几句,便竟自坐在一旁,等候他的大帅“交待任务”。

“养怡,”曹锟对他的部将从来都是直来直去。“这阵子我只在京津忙忙,不知你把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见吴大头了?”

王坦心里一惊,心想:“你钱不着落,八字没一撇,我咋着去办事?我事办成了,你两手空空,分文拿不出,我怎么收场?”心一急,额上便冒了汗。忙拿出手帕,一边擦抹,一边说:“大帅,听说你去天津了,不知那里的事落实的怎么样?大爷和四爷(指曹镇和曹锐)他们有什么意见?”

王坦软丁丁的一个发问,曹锟心里陡然凉了一下,面色又猛然间添了一点怒:“什么话?我要你办事还能没有钱?老大、老四还能不听我的?我交待你的事你尽职不就完了!”不过,这只是曹锟在心里想,并没有发作出来。他知道王坦是个有用的人,现在得拉拢他,得利用他,得让他出力办事。又想:“可也是,办这样的事,钱不落实也难插手。空口白话,给人印象坏了,下一步也难走。养怡想得不坏。”于是,缓了缓口气说:“养怡,这一点你只管放心,老大他们没有不支持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用多少有多少。你放心大胆去办就是了。”

作品简介:

十卷本系列纪实文学《北洋兵戈》是董尧先生的有谓之作。为十人立传,耗二十年功,积三百万言,先生大可无憾矣。丹青施于天地,臧否贯乎古今,物议何如,不必理它,做成了一件自我选择的事,总是痛快淋漓的。

名为纪实文学,史传的色彩毕竟浓烈。故《北洋兵戈》既可视为小说家言,亦可作史读、作野史读、作闲史读、作逸史读、作奸雄史读、作英雄史读……无意间,董尧先生又做了一回太史公。幸甚!幸甚!

这太史公很难做。一难,相隔时距太短,历史的混沌尚未沉淀出水清沙白的了然;二难,主流偏见太重,武断的谳议依然左右着官方民间的口舌。你写,你写什么?你凭什么写?好在,董尧先生早在写作的中途,即已脱离了鱼贯相随的精神队列,借离休之机,完成了他无职无位的平民回归。每每相聚,杯酒畅言,董尧先生无不慨然于精神之自由、笔之自由得来不易。常聚常饮,常饮常醉,常醉而常清明,醉眼中回望二十年心路,《北洋兵戈》只能是一个平民文化人历史思索后的个人话语。

目下流行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公元l912年至公元l928年间的中华民国史定性为军阀政府背景下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是不很恰当的。如果多一点历史的权衡,我们自会承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当年的理想,辛亥之后九十年尚未完全成就,谁又有权利气壮如牛地将中华民国最初的十六年描成污团?中国,至今依然还处在转型期。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极多,所以这期间多无验之成效的思维定式、行为定武或权力定式。中华民国初期的大局波荡,这也是武人、文人、能人、坏人一逞其志的诱因。

《北洋兵戈》纪实文学的传主共十人,不论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抵皆为否定对象。董尧先生为这些历史人物立传,无异于公开了一种有别于政治审判的文化评判立场。这是需要胆气的。粗览《北洋兵戈》,我知道董尧先生的文化评判还包含了更多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宽容。因为,他追踪的是历史的人迹,并由此探寻历史的人心、人情或人智;转换为文字,《北洋兵戈》自然也成为一份迟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初期风云人物的奋斗、发达、寂灭的记录。何必要分什么反与正呢?那是戏台的演出之需。生活中,没有人来得及丈量人性,匆匆过客,抓住了所求,又纷纷抛弃了所得。我钦佩董尧先生的写作毅力。我更钦佩他对十位传主的人性、人格所作的历史开掘。辫帅张勋,何其反动耳!但他的政治忠诚所折射出的人格坚定,正是他之后纷纭政坛上消磨最甚的良知良能。他如吴佩孚、段琪瑞、张作霖诸公,在爱国守节的层面上,也是没有污点的。

因为资料所限,《北洋兵戈》一书目前还做不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大略如此,皂白仿佛,作者与读者,基本可以无憾也。是为序。万千言又在序外。

作者:董尧

标签: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董尧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孙段张三角联合2第九章 花钱买个大总统3第八章 我得要玉玺4第七章 务必抓住国会议员5第六章 邵瑞彭算个屁!6第五章 段祺瑞不是死老虎7第四章 要的是你表表心8第三章 总统大印我得收下9第二章 黎元洪又当了大总统10第一章 卖布的曹锟走出家了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