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暗杀1905_第八章 瀛台杀局

巫童
总共11章(已完结

暗杀1905 精彩片段:

第八章 瀛台杀局

天子做囚徒

姻婵仍旧下落不明,胡客当然不会就此离开。出西华门后,他没有逃离,而是躲入了近处的一片景林之中。

他看着御捕门的众捕者追出了西华门,也听到了索克鲁下达的命令。他在心里想,莫非姻婵已经逃脱了,此刻身在瀛台?

听到了这一丝线索,胡客立即动身,赶往瀛台。

当他抵达时,连接瀛台的木桥桥头,已经黑压压的堆满了人。那是贺谦带来的一队捕者,以及从西华门赶来增援的两队捕者。贺谦孤身入瀛台,一直没有讯号发回,三队捕者不敢贸然擅闯,只好焦急地等在桥头。

那位从西华门出宫的太医院医士冷德全也在人群之中。他原本奉了慈禧之命,要进入瀛台办事,然而一听说瀛台可能存在危险,他便驻足不前。虽有懿旨在身,但自个的性命更为重要,他打算先候在桥头,看看情况再说。

通往瀛台的唯一道路被堵死,胡客只有藏身在暗处,先静观其变。

夜风贴着水面吹来,裹挟着丝丝水汽,颇有些寒意。远处的瀛台隐没在夜色之中,黑影幢幢,朦朦胧胧,如同隔了一层薄纱,当真有几分海中蓬莱的感觉,名曰“瀛台”,倒真是恰如其分。

瀛台二字,本是海中仙岛的意思,清朝历代的帝王后妃们,都将此地选作避暑的好去处,康熙帝曾在此垂钓,乾隆帝曾在此闲读。然而这处拥水而居、秀美宜人的皇家胜地,其命运却在七年前彻底颠覆。

七年前是戊戌年。那一年的九月十六日,光绪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令他助行新政,并升任他为侍郎候补。两天后,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带去了光绪的密旨,命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当时的直隶总督荣禄,并包围慈禧太后所居住的宫殿。然而袁世凯却阳奉阴违,表面答应,转过头来却向荣禄和慈禧告密。被触怒的慈禧太后,随即发布“上谕”,声称皇帝患病,借机开始了生涯中的第三次垂帘主政。慈禧先是将光绪囚禁在颐和园的玉澜堂,不久后迁囚于瀛台。自此之后,这处皇家胜地的命运,便和光绪紧紧地系在了一起,由往昔人来人往的热闹繁华,转变为无人问津的孤寂冷清。

胡客听见了成片的脚步声,索克鲁和白孜墨已经率领众捕者从西华门赶到了木桥桥头。

索克鲁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的冷德全,微笑着说:“冷先生,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

冷德全尴尬地一笑,并不答话。

“为什么都守在这里?”索克鲁问。

作品简介:

1905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暗杀时代”的序幕缓缓拉开: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暗杀部;蔡元培组织光复会从事暗杀活动;陈独秀出任暗杀团幕后策划;甚至文人鲁迅也加入了暗杀团。无论他们信仰什么主义,怀揣什么目的,都企图用这种最古老的暴力方式掌控整个国家的未来。

在那些被遮掩的历史中,一名真正决定他人生死的刺客也被时代洪流卷入多起政治暗杀中,成为各方势力制衡的关键:他孤身闯入紫禁城刺杀慈禧,也在东京出任过孙中山的保镖,还曾潜入大牢营救汪精卫,更与吴樾等反清志士结下深厚情谊。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他在无数个黑夜,用一次次暗杀行动改变了自己和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

作者引用诸多史料,使尘封多年的暗杀事件重见天日,并用跌宕起伏的叙事重新解构了那段人人自危的岁月。翻开本书,了解那场千年变局中的疯狂与混乱。

作者:巫童

标签:巫童暗杀1905武侠民国暗杀悬疑

暗杀1905》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一章 东京谜案2第十章 远渡重洋,目标孙文3第九章 光复会秘密集结4第八章 瀛台杀局5第七章 紫禁城内,生死博弈6第六章 光绪帝的密旨7第五章 暗杀背后的暗算8第四章 命悬京汉铁路9第三章 国有国法,道有道规10第二章 鱼肠剑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