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_译后小记

米奇·阿尔博拇
外国小说
总共34章(已完结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精彩片段:

译后小记

在北美生活多年,虽然时常阅读当地的小说杂文,但能真正引起我的兴趣、甚至令我感动的书籍实在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买回家来,不经意地开始翻阅。几个小时过去了,书读完了,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觉中潸然泪下。

在小说结尾处的天堂里,有一条神圣的河,流水潺潺,阳光闪耀,如梦似幻。书读完了,那条河却在我的梦中继续流淌,流啊……流啊……流过我的手指,流过我的键盘,流到了我的电脑屏幕上。于是,这本《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便变成了我的同胞们可以欣赏的文字。

小说译完之后,我开始注意它在美国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不出所料,此书同作者的上一本书《相约星期二》一样,亦成为各主要媒体竞相推崇的对象。《纽约时报》称其为“一部能够真正感动和鼓舞人心的书”。《出版商周刊》则说,这是“一部美国现代寓言,它将受到广人读者的珍爱”。小说在2003年9月出版以后,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以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位。在我撰写这篇小记之际,这本书已经在北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五位流连了四十周。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八旬老人爱迪的故事。爱迪是一个海滨游乐场的维修工人,在他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他为了从一部坠落的游乐车下面救出一个小女孩,不幸丧生。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丁天堂。但是,天堂并不是他想像中的伊甸园,不是那个他可以同亲人相会,可以“在云头飘浮,在河中嬉戏,在山间漫游”的地方。他在天堂里遇见了五个人。这五个人中有他失去的亲人、熟人以及完完全全的陌路人。他们逐一地向爱迪讲述和解释了他生活中似乎与他毫不相关的故事和联系,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河底的卵石,一个牵连一个。爱迪终于领悟到,他在人世间自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以感人肺腑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而故事中揭示的人生哲理更为耐人寻味。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心灵都会受到震撼。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作者浓墨重彩所描写并贯穿故事始末的一个“情”字。

正是因为这个“情”字,主人公爱迪才会扑到游乐车下去救一个小女孩;正是因为这个“情”字,爱迪才会那么深切地爱他的妻子;正是因为这个“情”字,爱迪才会在受到父亲的极大伤害之后,仍然无法将他忘怀;正是因为这个“情”字,爱迪才能抛开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兢兢业业地维护游乐车的安全;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字,爱迪终于在生命的尽头,找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宁静和慰藉。天堂,对西方笃信上帝的人们来讲,是至高无上的境界;然而,这个“情”字,这故事中所展现的人类情感,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极其缺少而人们又引颈渴盼的东西吗?

米奇·阿尔博姆不仅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故事讲述者。而且还是一位巧夺天工的文字工匠。《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语言简洁优美,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情景描写如诗如画。我衷心地希望,我的笨拙译笔没有辱没这位大师的超凡技能。愿这本书,这个故事,带给你一份沁人心脾的清香和暖意。

赵晓春

2004年7月4日

作品简介:

有些故事注定要从结局讲起的——其实,所有的结尾又何尝不是开端呢? 《相约星期二》随着莫里的阖然长逝而告终。六年后,在米奇·阿尔博姆的全新力作中,纪实换成了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了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

他叫爱迪,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殒命游乐场。醒来时,爱迪已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是牧歌萦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

作者:米奇·阿尔博拇

翻译:赵晓春

标签:米奇·阿尔博拇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美国心灵成长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最热门章节:
1译后小记2尾声3第三部分 最后一课4第三部分 今天是爱迪的生日5第三部分 爱迪在天堂里遇见的第五个人6第三部分 星期五,下午三点十五分7第三部分 第四课8第三部分 今天是爱迪的生日9第三部分 今天是爱迪的生日10第三部分 爱迪在天堂里遇见的第四个人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