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_第五部 21-25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
外国小说
总共21章(已完结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精彩片段:

第五部 21-25

二十一

烈日炙烤着花园,城里街面上直到下午五点钟还空落无人。哥哥睡午觉,我们则闲躺在她的大床上。太阳绕着屋子,渐渐到卧室的窗户上,从花园向里边窥望,洗脸池上的镜子反映着园里绿油油的枝叶。果戈理曾在这个城市里念过书,到过附近整个郊区;米尔戈罗德、亚诺夫希纳、希沙基、亚列锡基。我们经常笑着背诵:“小俄罗斯的夏天多么令人神往、多么绚丽多彩啊!”①

“天还是这么热!”她说,快活地吁了一口气,仰面躺着。“而且苍蝇又多!下面怎么描写菜园的?”

“各种各样的昆虫象一颗颗绿宝石、黄玉、红宝石,散落在色彩斑斓的菜园里。”②

——————

①②见果戈理的短篇小说《索罗庆采市集》第一段。

“写得真迷人。我非常想到米尔戈罗德去看看,无论怎样一定得去一趟,对吗?咱们随便什么时候去一趟吧:只是他这个人在生活上太古怪,令人不愉快,他从来没有爱过谁,甚至年轻的时候也没有……”

“是啊,他年轻的时候只有过一次怪异的行为——去柳别克。”

“就象你去彼得堡一样……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出门?”

“那你为什么喜欢收到信?”

“现在我还能收到谁的信呢?”

“反正你喜欢。人们总是期待着某种幸运的、有趣的事情,幻想着某种喜事、某种变故。这正使人向往旅行。再加上自由自在、海阔天空……新鲜事物总是叫人兴高采烈的,提高生活的情趣,我们大家在一切强烈的感情中所渴望的、追求的正是这一点”

“是呀,是呀,的确是这样。”

“说起彼得堡,那地方可糟透了,一到那儿我心里就永远明白,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南方人,要是你知道这些就好了。果戈理在意大利通讯中曾经写道:‘彼得堡、大雪、流氓、衙门——这些我都只在梦中见过。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在家乡了。’我也是在这儿醒来的。我一听到这些地名:奇吉林、切尔卡塞、霍罗尔、卢布内、切尔托姆雷克、季科耶波列,不能置若罔闻;一看见芦苇屋顶、短发的农夫、穿黄色或红色长统靴的村妇,甚至她们用扁担挑着的背有樱桃和李子的树皮篮子,我就不能无动于衷。‘头上盘旋的鸥鸟在悲鸣,宛如恸哭她的爱子;烈日炎炎,哥萨克的草原上清风荡漾……’这是谢甫琴科①写的。他真是个大诗人!小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主要的是它已经没有历史——它的历史生活已彻底结束了。它有的只是往事,只是歌颂过去的歌谣和传说,那似乎是一种超时间的东西。这最使我赞叹不已。”

作品简介: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作品发表之初,就有人认定这是作家个人的自传,但布宁本人却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确认这是一部小说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但称它为艺术性自传或回忆录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评传和文学史著作将这部作品视为长篇小说,崇拜布宁的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却把它称做中篇小说,但又认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道:我依旧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中篇小说,尽管我同样有权把它称为史诗或者是传记。……在这一部叹为奇观的书中,诗歌与散文融为一体,它们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种新颖的、绝妙的体裁。当代的一位俄罗斯评论家则说:这部作品有点儿像哲理性的长诗,又有点儿像交响乐式的图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宁自己在《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称这部作品为笔记。

蒲宁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创作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卓著的大作家之一。《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他的代表作,叙述了主人公从童年到二十岁的生活经历,通过描写一颗俄罗斯特有的敏感而思想丰富的心灵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秀的俄罗斯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经典散文小说的范例。

作者: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

翻译:杨镕光韩馥竹

标签: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最热门章节:
1第五部 26-312第五部 21-253第五部 16-204第五部 11-155第五部 6-106第五部 1-57第四部 16-188第四部 11-159第四部 6-1010第四部 1-5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