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_附录

伏契克
外国小说
总共13章(已完结

绞刑架下的报告 精彩片段:

附录

《列金卡和刑吏》反映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如何波及到捷克农村,致使大批小商人破产、农民受剥削和贫困的情景。

有那么几天,军训遇到了困难。我们几乎是逆流而行。军旗已在对岸寻找我们了。河水要能冻成冰就好了,那我们就不会感到它又宽又长,像离圣诞节还有两年似的。完全没有冬天的景象,只有弥漫的浓雾,完全像是从水里升腾起来的一种瘴气,它会使人全身酸疼,引起伤风感冒。要说老天爷也是长了眼睛的,他大慈大悲,知道人们已经没有取暖的东西了,要是他还送来严寒,那岂不是这里冻死一个,那里冻死一双吗。干吗要引起人们这多的不满和怒喊呢。何况这种浓雾对痨病还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让你一个劲地咳,咳呀、咳呀,咳得你不能再咳了,那大伙儿也就会非常高兴,因为安宁有了。只不过你个人算是倒了霉,但谁也不会去为一个痨病者的死亡大喊大叫的。

我们队伍也就这么稀稀拉拉地朝前赶,汗湿透了全身。好不容易才进到一个村子,那里全是些黄色、蓝色的矮平房。村里的人像是死绝了,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谁也不理我们。大姑娘对丘八微笑送秋波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了啊,只是在歌曲里还能听到,而在现实生活中连孩子们都不屑于瞧我们一眼。

我们在村里较空旷一点的地方扎营,恰好在一个小饭铺的前面。这倒是个好机会,我说,咱们干吗要把钱留在口袋里呀,它不会给我们变出个火炉来的,倒不如去饭铺里暖和暖和。于是我们去了。真倒霉,门钉得死死的,我们捶了几下也没个回音,真想把它砸开。一想,何必呢,外面都这么潮湿阴冷,里面也不会暖和到哪里去。

嗨,反正已经发了稍息令,用不着急忙赶回去,呆在广场上干瞪眼,去挨饿受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小饭铺的旁边不远处,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店,门上写着:概不赊帐。

真是,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任何时候也没有人给我们赊帐,何况我们本身就是债主,我们还等待分期付款呢。可我们还得卖苦力,还得忍饥挨饿。现在我们就饿着。我们只是要点面包、咸肉之类的东西就行了。

我们去开小店的门,响起了铃铛声。一些商店的老板通常都喜欢到工厂去订做自己铺子要挂的铃铛,从不把订做的铃铛转卖给别人——如果我是个瞎子,像刚才这种响声,那我准知道,我是来到了一个杂货铺,那我也可能像奶奶和父亲他们那个时候一样,只买一个铜板的块糖。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个铃铛声,好像只响了一半,而不是它的全部响声,像是谁偷走了它的半个芯,它没有使出自己全部的能耐,它的那个实芯像是丢了,不管怎么说,听起来它是缺少了点什么。

"大娘,"我说,"我们来要点咸肉。"

我没瞧见她人,可是我知道,她准是坐在那边黑洞洞的某个地方,灰白的头发,动作敏捷,眼睛机灵,在柜台后面来回不停地打转,能照管到整个店堂。果然不错,她是坐在那边,可她的头发却更加灰白,脸色发青,很不灵活,她发话了:"咸肉?我们没有。"

"那么香肠,大娘,"我说得更加委婉。

"香肠?我们没有。"

"喏,大娘,"我说,"大批的可能没有,品种也不会那么齐全,哪能同饭馆的菜单相比呢,吃完了正餐,还来点甜点心。只给我们来半个长面包就够了。"

我这个人总喜欢开个玩笑或弄个恶作剧之类的事,可一想,过一会儿就得出发,肚子还饿得咕噜咕噜作响。

"这样吧,大娘,我们还要赶路,空着肚子怎好行军呢,您是不是让我们进厨房里去看看?"

作品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作家伏契克被德国法西斯关在牢房里,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昏迷几个星期,刚一清醒,他就向同情他的狱座克灵斯基要来纸笔,趴在床板上写文章。每写好一章就托克灵斯基秘密带出监狱。他忍受着浑身伤口的疼痛,额上黄豆大汗珠,滴湿了稿纸,浸湿了床板,仍坚持写下去。他牺牲后,他写的书出版了,就是现在人们读到的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伏契克

翻译:蒋承俊

标签: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绞刑架下的报告》最热门章节:
1伏契克和《绞刑架下的报告》2附录3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4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5第六章 一九四二年的戒严6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7第四章 “四○○号”8第三章 二六七号牢房9第二章 临死前的痛苦10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