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海伯利安_第六部 尾章

丹·西蒙斯
总共79章(已完结

海伯利安 精彩片段:

第六部

尾章

领事醒来时,巴拉莱卡琴的声间悠扬飘来,起初,他还以为那是梦境中的暗流。

他坐起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于是裹着毯子走了出去,来到长长的阳台上。还没有破晓。天空仍然燃烧着战场的火光。

“不好意思。”雷纳·霍伊特说,从他的乐器上抬起头。牧师蜷缩在他的披风下。

“不要紧,”领事说,“我差不多要醒了。”这是真的。他记不起什么时候睡过这么舒服的觉了。“请继续,”他说。那些音符尖利清晰,但是由于风的咆哮,几乎听不见。霍伊特似乎正和高山峻岭上的寒风一起弹奏二重奏。领事几乎无法听清楚。

布劳恩·拉米亚和卡萨德上校走了出来。一分种后,索尔·温特伯也来到了他们中间。瑞秋在他的臂膀中扭动,向夜空探去,似乎她能抓住那里的明亮之花。

霍伊特弹奏着。破晓关的那一小时里,寒风越来截止猛烈,笕嘴和峭壁也开始演奏,它们就像要塞冰冷巴松管的簧片。

马丁·塞利纳斯出现了,抱着他的头。“别他她的尊敬宿醉之人,”他说,靠在宽阔的栏杆上,“如果我从这么高的地方吐下去,吐出来的东西要花半小时才能着地呢。”

霍伊特神父仍旧埋着头。他的手指飞速拨弄着那小小乐器的琴弦。西北风越刮截止猛,也越来越冷,巴拉莱卡琴演奏着对应部,它的音调激扬而活泼。领事和其他人蜷缩在毯子和披风中,微风变成了洪流,那无名的音乐亦步亦趋。这是领事曾以听到过的最古怪,也最优美的交响曲。

寒风涌动,咆哮,减弱,最后平息了。此时,霍伊特也结束了曲子。

布劳恩·拉米亚左右四顾。“差不多要出太阳了。”

“再等一小时。”卡萨德上校说。

拉米亚耸耸肩。“为什么要等?”

“对啊,为什么?”索尔·温特伯说。他朝东面望去,日出的惟一迹象就是东面星群的微弱栅栏。“看上去今天是个大晴天。”

作品简介:

书名出自约翰·济慈的同名长诗Hyperion。这是一部著名的太空歌剧经典、一部最浩瀚壮美的星际史诗,充满着真实可信、面临艰难道德抉择的故事人物:末日将临,宇宙中烽烟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Hyperion)星上的光阴冢(Time tombs)的朝圣者,在路上分享彼此过去的故事。全书由六篇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叙述了他们背后与伯劳鸟(Shrike)的联系,透露了地球七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历史,并展露了伯劳鸟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作品用神似英国古典文学大师乔叟的坎特柏里故事集的铺陈手法,传颂亿万年的宇宙绝唱。

1921年,捷克作家恰佩克由捷克文的“劳役、苦工”(Robota)创造出了一个新词,“机器人”(Robot),人类从此有了“机器人”这个概念。

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第一台家用机器人,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会抽烟,但并不具备实际功能;

1942年,科幻宗师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学术界自此有了默认的研发原则;‘

1954年,美国人德沃尔制造出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从此,各种机器人被制造出来服务人类;

2012年,机器人不仅已成为搬运货物、打扫卫生的苦力,更是老人的看护、孩童的玩伴,在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30年,人类一如既往地享受着机器人的服务,却不料,这些被赋予了智能、有了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正在暗中谋划一起巨大的阴谋;

23世纪,人造黑洞吞噬了地球,人类被迫流亡宇宙;

25世纪,机器杀手穿越时空而来,大开杀戒,屠戮了一整座城市;

27世纪,大战来临,人类在智能远高于自己的机器敌人面前,不堪一击,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决战前夜,7名人类来到了前线,一个名叫海伯利安的星球。他们决定直面残酷的机械杀手伯劳,解开自身的秘密并拯救全人类。

终有一天,机器的智能会远远超过人类,翻开本书,去看看那天,会发生些什么……

作者:丹·西蒙斯

标签:丹·西蒙斯海伯利安四部曲太空歌剧美国

海伯利安》最热门章节:
1第六部 尾章2第六部 第十一章3第六部 第十章4第六部 第九章5第六部 第八章6第六部 第七章7第六部 第六章8第六部 第五章9第六部 第四章10第六部 第三章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