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虚拟的十七岁_李敖为什么宁愿当强奸犯——解读《虚拟的十七岁》

李敖
当代小说
总共63章(已完结

虚拟的十七岁 精彩片段:

李敖为什么宁愿当强奸犯——解读《虚拟的十七岁》

强奸犯比政治犯坐牢要实惠得多

下半身“不要与大脑争出头,用你固有的特色,去玩吧。

强奸犯比政治犯坐牢要实惠

有谁如李敖般恶搞,海峡两岸无出其左右。一部《虚拟的十七岁》金瓶梅式的宣传推广,喊彻云天,其实,离题万里,色情狂们大呼上当,严肃文学的读者唯恐避之不及,有个台湾地区男性友人,竟然都不好意思去购买《虚拟的十七岁》。虽然恶搞,但这本书还是李敖的重要作品。

书中开篇,李敖就大呼说:“强奸犯比政治犯坐牢要实惠得多”,乍听起来,惊世骇俗,他所谓“大头惹祸,小头吃亏”。书中借他人之口问道,你出狱之后不是及时行乐,获得“补偿”了吗?李敖反问:我坐牢那些日子呢?我的西门庆生活本可以更长的!

他也许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说明现实社会里的文化困境,学术其实是简单人的简单事,因为只有一个标准“真与假”,但现实社会里,“复杂”的人们是放不过“简单”的学术的,或者说,不会让学术“简单”下去。李敖的现世作品,似乎总也挣脱不了纷争,这本《虚拟的十七岁》同样如此,他和“中华民国”的恩仇宿怨,遍及本书,力透纸背,这份恩仇,并不是个人与群体的,而是,哲学和Politics的对撞,这就脱离了个人层面的恩怨。有的人,越是执着于某些信仰,越是无法和Politics相妥协,人数不多,李敖就是一个。

坐牢的李敖和犯错的萨特

自由主义的李敖为何总是“痛苦”

存在主义的萨特为何总是犯错

自由主义和存在主义,有相通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自由主义很“痛苦”,存在主义很”容易犯错“,李敖不断的坐牢,“大头”连累了“小头”。而萨特呢,20世纪下半叶,总是在不断的犯错,李敖几十年间没离开小岛,而萨特呢,环游世界,哪里是热点,哪里就会出现萨特的影子,他跑到南美洲痛骂法国,回到祖国遭到通缉,他不选择流亡,而是死抗,戴高乐这样的威权人物也不得不对他下刀慎重。萨特认为”正确的“人和势力,结果被证明都没有那么正确,萨特寄予厚望的人,大多都让他感到失望透顶,所以,萨特对人、利益集团的评价,被人们嘲讽,萨特是无奈的,好在,他总是闻错即改,所以,萨特应了中国人的老话——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过,这也说明,萨特是属于自己的,是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

那为什么李敖总是痛苦,萨特总是犯错呢?存在主义是”先存在,后本质“,先接受一个“存在”,然后去做出评价和判断,先接受后判断,这是萨特总是犯错的哲学原因。而自由主义的李敖,则是对“存在”本身先作出判断和评价,先本质,后存在,先做出判断,然后再做出选择,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存在”,我们很难说李敖做错了什么,但是,他的痛苦却极其巨大。萨特做错了很多,但是他的痛苦显然没有自由主义者那样的深入骨髓。

无论是李敖还是萨特,他们的痛苦和犯错,是哲学和Politics的对撞和互动。

智慧型的下半身

李敖在书中,提出“强奸犯比政治犯实惠”之后,又创造了一个新概念“智慧型的下半身”。

作品简介:

一名美丽的十七岁高中女生的脑部被植入晶片,使得她知识大增,但必须有人不断的开启她的智慧,这人是六十七岁的博学大师,他们之间发展出了最奇情的忘年之爱,有了最奇特的结局…

李敖强调:「这是一本玄之又玄的奇书,十八岁以下不能看,八十岁以上也不能看(看了都要偷买威而钢)」。

几年前,八卦媒体封面了李敖和高中女生的故事。高中女生十七岁,是李敖的模特儿,在她肉身上,李敖灵修出「虚拟的十七岁」。

作者:李敖

标签:虚拟的十七岁李敖

虚拟的十七岁》最热门章节:
1解密“十七岁”的中国女孩——解读《虚拟的十七岁》2李敖为什么宁愿当强奸犯——解读《虚拟的十七岁》3李敖想做“双面神”——解读李敖《虚拟的十七岁》4封面故事5我写「虚拟的十七岁」6又见朱仑7走进磺溪8死在十七岁9从昏迷中醒来10朱仑十七帖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