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_第九章 平定三方 战后新局

蒙曼
中国历史
总共107章(已完结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精彩片段:

第九章 平定三方

战后新局

平定三总管,对杨坚而言当然是件大事,为他消除了改朝换代的最后障碍。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那么,这场战争还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经过这场战争,北周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要知道,发生叛乱三地都是北周军事征服而来。其中,除了蜀地征服稍早外,相州和郧州都是在周武帝末年和周宣帝时期刚纳入北周版图。在这些新征服地区,北周的统治并不稳固。

事实上,叛乱在这三处爆发,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经过这一场战争,北周对这些新附地区的统治都加强了。

举一个例子。相州原是北齐都城邺城所在地,攻克相州后,杨坚一把火把邺城烧了个精光,把居民全部南迁四十五里,其实就是从现今河北临漳迁到河南安阳,从此,北齐时代盛极一时的邺城彻底消失。这种抹杀一座城市的作法虽然野蛮,但是,从彻底杜绝隐患的角度看颇具成效。

其次,经过这场战争,杨坚的统治更为稳固。杨坚原为左丞相,平叛后,周静帝废除了左右丞相,晋升杨坚为大丞相。

这样一来,杨坚进一步摆脱束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如此,杨坚的大儿子杨勇也被任命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北齐旧地。

这意谓着,杨坚对原来北齐旧地的控制也加强了。杨坚刚当上辅政大臣时,他的心腹元谐曾经担心地说:“公无党援,譬如水间一堵墙,大危矣。公宜勉之。”

意思是,您其实没有什么政治势力,所以,当上辅政大臣,好比是立在急流中的一堵墙一样,水的冲击力有多大,您就有多危险,所以,请您努力。

但是,经过这次考验,杨坚成功地从水中的一堵危墙华丽转身,成为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有了这次考验,他的权威已经无人能够挑战了。

第三、这场战争也给杨坚一个考验干部的机会。本来,杨坚矫诏辅政,朝廷内外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但是,一般来说,反对者不会轻易表现出来。敌暗我明,很容易形成政治隐患。

但是,三总管叛乱爆发,形势反倒一下子明朗化。在战争状态下,每个人都被迫做出选择,非此即彼,不容含糊。这样一来,杨坚能迅速且清晰地认清敌我友了。此即长痛不如短痛。

第四、这场战争也让杨坚得以检验人才。“三方叛乱”之前,杨坚手下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才,毫无疑问当然是刘昉和郑译。这两人帮他得到辅政大臣的身分,也成了他的心腹。

作品简介:

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无疑是隋文帝杨坚。他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然而,《隋书》认为,隋文帝杨坚“好为小术,不达大体”,这是为何?毛泽东评价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这又是为何?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1年最强人气讲史名家蒙曼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以蒙曼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大隋风云》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风格通俗严谨,轻松易懂。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作者:蒙曼

标签:蒙曼蒙曼说隋中国历史传记人物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建立大隋 改朝换代2第九章 平定三方 战后新局3第九章 平定三方 败亡之因4第九章 平定三方 将军与军师5第八章 三方叛乱 安内攘外6第八章 三方叛乱 三总管之难7第八章 三方叛乱 大臣发难8第七章 翦除宗室 真假鸿门宴9第七章 翦除宗室 敲山震虎10第七章 翦除宗室 请君入瓮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